“五一”假期,对于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里长期驻扎着的100多名学生、20多名老师来说,不能算是假期。这里汇聚了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师生,多学科交叉、多平台协作,只为同一个目标:洱海保护、乡村振兴。
2022年2月14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大理州人民政府共同建立的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正式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教授带领团队,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在大理,开展洱海科技大会战。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负责人金可默说:“古生村科技小院是全国科技小院中首个迈入‘3.0+’版本的科技小院,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保护洱海,同时关注流域农业绿色发展转型。这么多的老师和学生在古生村,体现了我们洱海保护的决心,完成国家的需求,完成高校的责任。开展了洱海科技大会战的工作,包括水质保卫战、高值农业攻坚战和乡村振兴阵地战,构建了多学科交叉、多平台协作的模式,真真正正地在古生村开展工作。”
“我们的小院为什么一定要放在村子里面?就是要真切地感受农民农村农业,本身我们自己也是非常有情怀的。就像张福锁院士一直说的,我们真正地能让老百姓赚钱,这个才算是我们的成功。我们就要带着这样一种使命感、责任感投入到其中,更多的是我们对这片土地、对农民的热爱。我们来到这里,长期驻扎。即便在这样的一个假期,其实我们是没有假期的,因为农时不等人,所以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仍持之以恒地开展工作。”
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全年在村里的时间超过330天,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回家。
五一劳动节这天,古生村科技小院开启了为期10天的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项目对古生村的影响评价调研,进一步了解科技小院入驻对于古生村的生态环境影响、经济发展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
到村民家,和村民拉家常,了解村民的需求,帮助村民解决问题。到学校里,开展支教活动,让孩子们得到启蒙。在党支部,做好党建工作,筑牢基层党建战斗堡垒。无论在哪里,科技小院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一面鲜红的旗帜。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卢扬介绍:“我们古生村科技小院有一个党支部,主要帮助老师协助村里的党员,以党建引领的方式筑牢党建的坚强战斗堡垒。科技小院给了我一个平台,我感觉自己扎根在这里是有意义的。我们整个研究生的生涯有三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科技小院,在这个村子里。我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能在这里做贡献我是非常乐意的。”
对于科技小院的老师和同学来说,深入田间地头,是他们最频繁也最日常的工作。他们热爱这片土地,都是带着情怀、使命和责任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卯丹:“对国家的农业很关注,刚好我们学校有一个机会就是来到科技小院,扎根基层,把学的东西和实践结合起来,产学研融合。在这边,我们感觉环境好,这边农业也是做得特别好,我们想为保护洱海做一点贡献。”
云南大学资源植物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何友盛:“我去年4月29日来到这里,刚好一年多几天。我希望结合专业所学,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既能做到给咱们流域的农民增收,也能减小洱海的负担。”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袁登丰:“在种植上,当地的村民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传统的种植业环境的负荷比较大,高投入的一些化肥农药有残留,现在都禁了。我们想能不能把我们的科研搬到这里来,通过绿色高值的模式,来减少环境的代价,同时也使农民增收。”
随着科技小院的入驻、扎根,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洱海保护越来越好了,经济也发展起来了,有效带动了村民的增收。
今年4月,南京大学与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合作的农村垃圾分类及厨余堆肥试点项目在古生村投入使用,通过厨余垃圾就地产生——就地堆肥处理——就地利用的循环模式,达到低成本、低能耗、高利用率,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实现循环利用。
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一个个科技成果的转化,让洱海边的村民真切感受到变化,洱海更清澈,村民更富裕。
长期驻扎在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里的师生们,在基层一线、在田间地头、在风雨烈日中,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贡献青春力量,展现新时代青年模样。(石晓晶 杨柯达 大理广播电视台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