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税惠助力“非遗”焕新生

时间:2023-04-19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周振威

位于塔里木河腹地的新疆阿克苏,是古代西域及古丝绸之路文化中心之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了当地民族乐器制作、手工刺绣、葡萄酒酿造工艺等多项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助力“非遗”文化相关产业发展,国家税务总局阿克苏地区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深入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各项举措,全方位助力“非遗”产业焕发新生机。

吹拉弹唱奏响致富乐章

“300多年前,我们加依村就开启了民族乐器制作的历史,现在全村290多户居民中,近一半人都在制作民族乐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艾依提•依明坐在板凳上,一边给乐器雕花,一边向前来购买乐器的爱好者介绍道。

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是远近闻名的少数民族乐器制作村,现有非遗传承人6名。为了拓宽乐器销售渠道,该村成立了加依嘉音乐器农民合作社,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年营业额100多万元,有力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这些年得益于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主动为我们送上‘税惠政策大礼包’,合作社享受减免税额6万多元,有了政策扶持,我也有信心将民族特色手工乐器发扬光大,把合作社办得更好!”加依嘉音乐器农民合作社负责人阿不都拉•伊卜拉伊木说。

据了解,阿克苏地区税务局充分发挥“项目管家”优势,主动梳理“非遗”文化相关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为公司量身定做了“个性税惠大礼包”,开展“一对一”专项辅导,真正让纳税人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一针一线绣出幸福生活

走进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宝美特柯尔克孜女子手工绣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布如力•斯开克正带领着120多名村民正在有序地编织和刺绣,一旁整齐地堆放着壁毯、围帘、头巾等各类绣品。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柯尔克孜族刺绣,以前由于市场定位、销售渠道等问题,我们的绣品一直叫好不叫座,仅在本地受到欢迎。”布如力•斯开克介绍,“这些年由于税务部门贴心服务,主动上门宣讲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帮助我们推广绣品,积极拓宽销售渠道,目前我们的绣品已经远销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税务局依托“税务直播间”,开展特色直播专场,精准对接纳税人需求,持续向非遗传承企业宣传支持创新创业、小微企业发展、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等税费支持政策,为非遗文化传承赋能添力。

“很感谢税务部门给予我们合作社的帮助和支持,下一步我将带动更多的人学习刺绣,努力把刺绣文化传承下去。”布如力•斯开克说。

“慕萨莱思”佳酿香飘丝路

著名的新疆特产慕萨莱思,是一种葡萄酿造的纯天然饮品,其制作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丝绸之路时期,被誉为中国葡萄酒的“活化石”。而今,保存着慕萨莱思最古老制作工艺的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成为“中国慕萨莱思之乡”。

红宝石慕萨莱思厂是当地最早的规模化企业,经过22年的发展,酒厂现在每年可生产慕萨莱思150吨,产值300余万元。“原本一直担心扩大生产会让资金周转紧张,税务干部告诉我良好的纳税信用可以换取‘银行信用’并获得贷款,这让我彻底放下了顾虑。”酒厂负责人夏热扎提•乌斯曼说道,“我现在是税收政策培训的常客,近三年,我们酒厂仅增值税一项就享受了25.6万元的税收减免,极大缓解了经营压力!我们还在酿酒的原材料上做了很多尝试,让我们的慕萨莱思口味更丰富、感觉更时尚。”

为更好地服务慕萨莱思葡萄酒特色产业发展,阿克苏地区税务局始终坚持主动问需,精准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如今阿瓦提已建成慕萨莱思生产企业20家,慕萨莱思年产量在2000吨以上,产值过亿,产品远销到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澳门等地,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现在阿瓦提县慕萨莱思葡萄酒特色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产业越做越强,这背后离不开税务部门的辛勤辅导,感谢他们默默守护着慕萨莱思的传承发展!”阿瓦提县慕萨莱思协会会长陈乃宝说道。(周振威)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