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穿越古今的“声音” 西南联大先锋书店开业

时间:2023-03-29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贺莹

近日,西南联大先锋书店在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南湖公园建成开业。意味着先锋书店成立二十几年,从一座历史小城再出发,聆听过去、连接现在。书店在建设中保留了原场地钟楼和部分砖房,以当代建筑语言同历史场景和记忆融合,重塑崭新的当代人文空间。

小城故事传递历史回响

蒙自与西南联大相遇,起源清华、北大、南开三校联合南迁至云南。抵达云南后,大部分师生直抵昆明,文法学院师生们则来到了蒙自。1938年5月至9月,蒙自被风华正茂的师生看见,在他们日复一日的观览与笔墨中,小城故事“跃然纸上”。

朱自清《蒙自杂记》写道:“蒙自小得好,人少得好。看惯了大城市的人,见了蒙自的城圈儿会觉得像玩具似的……城里只有一条大街,不消几趟就走熟了。”郑天挺忆及蒙自,语气中有避不开的喜欢和依恋,他说:“不意边陲有此曼妙山川”。

在艰难岁月中,师生们并未放弃与诗歌为伴。到达蒙自后,文学院刘兆吉和向长清首先开始四方联络,想在南湖之畔建立一个“南湖诗社”,并请来朱自清、闻一多作导师,因为经济紧张,无法刊印出版,于是同学们的诗稿,经过志愿编辑校对后,直接贴在牛皮纸、旧报纸、甚至是校舍墙上,被称为“壁报”。

“南湖诗社”存在时间极短,师生们迁回昆明后,诗社也解散了。但是它印证着诗歌的迫切与必要,在北京校园有诗,在一座边陲小城中,也要有诗。这是先锋书店选择蒙自的原因,书店希望,让漂泊诗意有一方干净明亮的栖居之地。

湖畔回廊传达心灵话语

建设方面,西南联大先锋书店邀请建筑师张轲量身打造,该建筑师曾荣获阿卡汗奖和阿尔瓦·阿尔托奖。据张轲介绍,在整体型构上,书店并没有塑造成传统封闭式空间,相反,充分利用书店滨水地理优势,设计成一个似在向湖面生长的回廊。

书店四合环绕,形成了一个宽阔庭院,即使正门关闭,也能从书店后方草坪进入中庭。这种巧思于先锋书店而言,是在当下以各具姿态的建筑空间打开自我、包涵各方,将人文理想重新注入时代心灵的话语。

不仅是外部,书店内部空间同样充满诗意韵律之美。张轲将西南联大先锋书店功能区域划分为联大主题图书区、人文图书走廊、临湖休闲区、儿童活动区、公共活动区五大核心功能区。当读者推门而入,迎面是巨幅长条落地玻璃窗。窗前是临湖休闲区,临窗而坐,整片南湖近在身边。书店还为孩子们开辟阅读区,与主空间有所隔离,却能与其保持充分贯通,三个书架上摆满适宜儿童阅读的童书、绘本,在中部与四周设有符合儿童身高的桌椅。

在书店中常备文学、艺术、历史、社科、少儿图书中重点精品,并结合红河少数民族聚居,地处西南边陲地理特点设列图书。同时,搜集西南联大师生群像作品,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闻一多、陈寅恪、冯友兰、钱穆、沈从文、汪曾祺、冯至、穆旦、郑敏等;以及西南联大校史、图史、访谈录、纪录片等记录和研究西南联大的史料。诗集方面则围绕“诗的阶梯”“九叶派”“人,诗意地栖居”三个视觉关键词,集中展示中外诗人最新精选诗集及诗歌文论。(贺莹)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