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去年旅游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国第一

时间:2023-03-23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张丽君 阳玥

3月23日召开的云南省全面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透露,2022年,云南省新谋划重大文旅项目603个,集中开工重大文旅项目402个,总投资1922亿元。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1053.2亿元,同比增长52.9%、增速居全国第一位,旅游业首次成为云南省5大投资支柱行业之一。

旅游文化业是云南省5个万亿级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饶祥碧会上介绍,云南用深化改革统揽文化旅游发展全局,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积极打造“引领全国旅游发展创新的一面旗帜”,持续推动旅游业强劲复苏。2022年,全省接待游客8.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4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3%、21.2%,2023年1至2月,全省接待游客1.97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41.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4%、71.7%,春节期间接待游客量、旅游收入创历史新高,实现“开门红”“开门好”。

针对文艺精品不多、人才缺乏、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够强等问题,云南深入实施“文化润滇”行动,文化改革发展结出丰硕成果。云南省原创话剧《桂梅老师》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群舞《摆出一个春天》获第十九届中国群众文化政府奖“群星奖”。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6个茶技、茶俗国家级非遗项目参与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列入省政府2022年10件惠民实事,送戏下乡10110场,观众767万余人次。

为加快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云南深化“旅游+”“+旅游”,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新业态。制定实施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大理苍山洱海、腾冲和顺古镇等建设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地,推动昆明石林、丽江古城、红河哈尼梯田等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大理苍山洱海、昆明环滇池旅游圈等创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

同时加速推动旅游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推动“一流资源”转化为“一流产品”“一流品牌”。2022年,澜沧县老达保村等3个案例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5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4个、全域旅游示范区6个、旅游度假区6个,新增29家4A级旅游景区。

“云南坚持把提振旅游市场信心、保住经济主体作为重中之重,科学把握政策出台的时度效,精准落实各项措施。”饶祥碧表示,云南在全国率先出台“纾困帮扶13条”“旅游业恢复发展20条”等一系列惠企纾困政策,政策的及时性、系统性、创新性、针对性均走在全国前列。

2022年,云南累计为涉旅行业减税降费44亿元,100%退还旅行社质量保证金2.44亿元,发放文旅消费券和加油券2.76亿元,带动消费18.23亿元,奖补100家旅行社、20家旅游演艺企业纾困稳岗资金5550万元,71家A级景区减免门票奖补资金1.41亿元,对新创建评定的29家4A旅游景区奖补29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12.44亿元。

一直以来,云南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持续实施旅游市场秩序整治“22条措施”和旅游从业人员“八不准”规定,全面推行旅游市场“1+3+N+1”综合监管机制,建立完善“1+16+129+X”涉旅投诉处置体系,2022年受理投诉2.02万件,游客满意度达96.33%。加强旅游信用体系建设,截至2023年2月,全省完成涉旅企业诚信评价17.55万家。推行“30天无理由退货”,设立“云南省游客退货中心服务点”现场130个,设立游客退货监理中心123个,累计退货3.5万起、退货金额2.49亿元,游客满意度达99.62%。(张丽君 阳玥)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