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月27日召开的《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消息,该《条例》将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云南是世界茶树起源地和种质资源多样性中心,科学保护利用好古茶树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据初步调查统计,云南省集中连片分布的古茶树面积约67万亩、2000万株。云南省的野生茶树群落、野生茶树以及古茶园、古茶树不仅是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化种植发源地的“活化石”,也是未来茶叶发展的重要种质资源库,是极为珍贵、独特的生物资源和茶文化资源。
“随着古树茶价值的不断提升,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破坏古茶树资源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古茶树的正常生长和古茶园生态系统,严格保护与科学利用形势十分严峻。”云南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谢晖表示,《条例》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古茶树保护规划,引导古茶树所有权人、经营权人对古茶树进行科学养护、合理采摘,依法惩治危害古茶树及其生长环境的行为,有利于系统规范古茶树资源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
据行业调度,2022年云南省茶园面积740万亩,约占全国茶园面积的15%;全省干毛茶产量51.5万吨,约占全国干毛茶产量的16%;全省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超过千亿元。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全国第一。谢晖介绍,制定《条例》,有利于从源头上保护和提升古树茶品质,更好打造“普洱茶”“滇红茶”品牌,助推云茶产业提质增效,推进茶叶强省建设。
该《条例》共30条,根据森林法、种子法等法律法规,参照省内外古茶树保护地方立法,聚焦古茶树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古茶树种质资源、生长管理、环境保护、移植、利用、死亡等全周期科学保护作出规定。
《条例》从茶树树龄和生长起源两方面对所要保护的古茶树进行了界定,树龄限定在100年以上,保护对象包括野生茶树和栽培型茶树。
《条例》对古茶树的保护管理和研究利用明确了保护优先、科学管理、有序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强调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同时明确建立健全古茶树保护管理体制,明确政府主体责任,对加强规划、编制保护专项规划、资源调查登记、保护范围划定、保护标志设置、动态监测、生态修复、种质资源保护等作出具体规定。压实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古茶树保护职责。明确古茶树权利人养护责任,鼓励和引导古茶树所有权人、经营权人科学养护、合理采摘。
此外,《条例》还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依法建立古茶树种质资源库、资源圃、繁育基地、基因库,开展古茶树种质资源研究利用,培育新优茶树品种。加强古茶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统筹规划利用古茶树特色旅游资源。鼓励依法开展茶文化展示、宣传、推介和对外交流。建立古茶树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古茶树信息公开。
《条例》在处罚方面,禁止外国人在本省行政区域内采集或者收购古茶树的籽粒、果实、根、茎、苗、芽、叶、花等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违反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林业草原、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没收所采集、收购的古茶树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在古茶树保护范围内挖沙、采石、取土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修复,可以并处恢复费用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造成古茶树损害的,可以并处树木价值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使用明火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张丽君)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