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旗帜高扬、使命光荣。新形势需要新担当,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昆明市官渡区政法系统始终牢记宗旨使命,聚焦做好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这条主线,深入推行“23345”工作法,团结带领官渡区政法各部门扛牢责任担当、守正创新、踔厉奋发,统筹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战疫情、促发展各项工作,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中平安是最亮丽的底色。
回眸这一年,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实践在官渡区结出累累果实;多项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防风险、保稳定及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正逐渐形成;制定了一系列硬核服务措施,深入开展专项行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上升……
回眸这一年,亮丽平安答卷,数据可鉴:411个平安街道、单位、小区成功挂牌,“平安细胞”工程创建成效显著;优化安保维稳指挥架构和运行体系,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安保任务;以“四中心”融合为抓手,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推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评尽评,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创新探索社会治理“官渡模式”,太和街道、金马街道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入选2022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经过“打、防、管、控、建、教、宣”多管齐下,官渡区命案发案率连续3年下降,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7.2%,刑事立案同比下降38%,命案立案同比下降50%,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两年在昆明市主城区中排名第一,实现了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下降、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高“一下降三提高”的工作目标。
巩固“两项成果” 凝心铸魂政法铁军锻造成色更足
官渡区政法干警作为守护平安官渡稳定的“主力军”,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护航员”,在作风、能力、素养建设中容不得半点懈怠。2022年,官渡区政法系统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两项成果”,在抓实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持续加强思想锤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着力锻造了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铁军。
这一年,官渡区政法系统通过领导领学、个人自学、支部研学、机关评学、实践验学“五学联动”机制,分层次、全覆盖组织政法干警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引导政法干警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政法队伍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这一年,官渡区委政法委牵头抓总,构建响应需求、适应实战、全面发展的政法干警素能培训体系,统筹指导和督促推动政法各单位分系统、分部门、分警种开展情景模拟演练、实岗练兵、实务技能竞赛,采取专家学者授课等“请进来”“走出去”方式,进一步提高干警适应新时代政法工作的综合素养、法治素养和专业能力。
这一年,官渡区政法系统严格遵守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通过常态化整治顽瘴痼疾,政法系统队伍建设巡查、政治督察、廉政警示教育等多项工作,持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牢固树立审慎、善意、文明、规范的执法司法理念。选树11名“平安之星”和11名“平安卫士”,召开宣讲会6场次,将先进事迹汇编成《官渡正能量》,干警“见贤思齐、比学赶超”在官渡区蔚然成风。
抓实“三项工作” 守牢底线安全稳定根基愈发坚实
2022年,官渡区政法系统坚持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第一政治要务,抓实情报搜研、矛盾化解、应急处置“三项工作”,围绕“完善机制体系、管好重点场所、管住重点人员、实施精准打击”四个重点,牢牢掌握维稳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这一年,官渡区政法系统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引领,建成以区级为中心的多级情报信息搜集网,确保重大敏感信息第一时间核实上报、重要涉稳线索第一时间预警处置,严防周边风险隐患发生。强化人民防线建设,持续深化反恐怖斗争,深入推进行业场所涉恐隐患排查整治。
这一年,官渡区政法系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对重大活动、重大决策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38次,开展领导干部接访约访活动90余次,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积极稳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探索实行全省婚姻家庭案件“八首创”工作机制,升级“十三位一体”菜单式解纷为“十四位一体”,建立起8个行业性专业调解组织,加强8个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98个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性建设,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成功率达99%。
这一年,官渡区政法系统紧扣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主线,坚决扛实属地责任,由官渡区委政法委书记和官渡区公安分局局长任指挥长的安保维稳指挥部启动实体化运行,严格落实“方案预案图表化、情报预警实战化、整体防控机动化、重点防范常态化”的要求,推动各类不稳定因素的化解稳控形成责任闭环,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措施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南博会等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安保维稳工作,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着眼“三项重点” 护航发展法治官渡建设行稳致远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新部署,官渡区政法系统着眼于深化营商环境法治建设、深化法律服务供给、深化法治宣传教育“三项重点”,努力让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件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这一年,官渡区政法系统认真落实法治官渡建设规划、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成立全市首家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组织法律顾问积极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研讨论证,审查重要文件100余份,出具法律意见书及专题报送161份,建成5个法治文化广场,累计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社区”8个、市级“民主法治社区”68个。
这一年,完成1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8个街道99个社区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打造6个品牌化、规范化公共法律服务站,设立“官渡区劳动仲裁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安置45台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落实“一社区一法律服务员”机制,共开展讲座196场,接待法律咨询1903人次,收到法律意见和建议478件。
这一年,官渡区政法系统推动完善“府院联动”机制,在辖区大型专业市场组织成立20余个商会调解室,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7项措施,向15名新当选的官渡区人大代表颁发“营商环境监督员”聘书,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官渡区人民法院加挂“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人民法院”牌子,官渡区人民检察院磨憨检察室、官渡区人民法院托管磨憨法庭正式揭牌成立,积极融入自贸区、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大局中。
这一年,官渡区政法系统组织实施好“八五”普法,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60余场次,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30余场次,以“法律六+N进”为有效抓手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引导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全民普法”专栏,在中央媒体、重点新闻网站发稿186篇,在省级媒体发稿755篇,组织拍摄的微电影《归》荣获第五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三等奖,《守护少年的你》荣获第七届平安昆明“三微”作品一等奖。
破解“四大难题” 示范推广社会治理效能全面激活
关上街道城中村“由乱到治”,六甲街道“四抓”带“四化”等成功治理经验,太和街道“一核五治七维”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入选市级社会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十佳案例”,太和街道“从‘自治共同体’走向‘融合自治’”,金马街道“1+4+3+9”治理模式入选2022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2年是官渡区基层社会治理坚持探索创新实践的出彩之年,成功破解了组织引领不强、参与力量不够、网格服务不精、治理路径不优的“四大难题”,进一步丰富“一核多维、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内涵,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成效不断提升、全面展示。
这一年,官渡区政法系统巩固深化“一核多维、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成立8个街道“党建联盟”、99个社区“大党委”,在居民区、楼栋建立党建联系点,依托“网格化党建”把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深化“群众需要、书记吹哨、部门报到”体系,吹哨案件结案率99.36%,努力破解服务群众、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这一年,官渡区政法系统积极推进“四中心融合”,将官渡区综治中心和网格化中心融入“城市大脑”,日均交换数据达50万条,日均处理任务数近400个。细分1854个五级网格,增加223个综治微网格,配备楼栋长1632人、十户长1993人,实现全区“楼栋长”“十户长”全覆盖,推行“1+5+X”网格员服务管理模式,形成“人工+智能”网格化管理模式。2022年,官渡区网格化系统平台共办理案件38588件,结案38124件,结案率98.80%。
这一年,官渡区成立全省首个集党建、培育、服务、管理于一体的“四级一体”社会治理创新创享中心,以及全省首个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研究基地,搭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枢纽平台,围绕基层网格管理、困难群众服务、民生帮扶等工作累计立项200余个,投入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这一年,创新探索社会治理“官渡模式”,针对大型社区治理难的问题,在世纪城、新亚洲体育城区等4个大型社区开展试点,推行“五大五小”工作法、“500米诉求服务圈”,建设“官渡区社区民生服务中心”,有效解决大型社区“小马拉大车”的问题。针对老旧居民小区治理难的问题,组建昆明市首个“红色物业”联盟,百大城市理想、曙光小区“U循环”、幸福邻里小区等7个项目被评为市级“红色物业”示范小区。
采取“五大举措” 多点发力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步提升
“关停违规经营场所52家,刑事警情同比下降63.1%,涉黄警情同比下降46.7%……”这组数据是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金马派出所整治大树营社区交出的成绩单,也是官渡区政法系统综合发力整治、改善辖区整体环境、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成功案例之一。
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反映的是民心,体现的是民本,蕴含的是民生,也是衡量和检验官渡区社会治安工作的根本标准。2022年,官渡区政法系统聚焦群众需求,树牢“平安就是最大民生”的理念,采取以打开路、以防促稳、以治保安、以管除患、以宣造势“五大举措”,有效净化社会治安环境,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在全省排名持续上升,连续两年在昆明主城区中排名第一。
这一年,官渡区政法系统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严打高压态势,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把打击锋芒直指辖区高发的“黄赌毒”“盗抢骗”类案,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蔓延,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实现社会治安“四降一升”: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6.92%,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5.48%,八类主要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8.6%,现行命案同比下降50%,刑事打处同比上升11.44%;电信网络诈骗立案数同比下降35.56%。
这一年,官渡区政法系统依托“雪亮工程”建设成果,扩充建成1.4万余路联网监控探头、卡口前端设备7500余路,全面完成907个“两区一村”智慧安防工程建设任务;完善“三圈两层一面”圈层防控体系,持续加强对主要街面、重点区域、重要部位、人群密集场所巡逻管控力度,组织发动4.6万余名“红袖标”治安志愿者参与构建“警民融合”格局。
这一年,官渡区累计出警1.78万人次开展治安基础要素“大起底”及“三查三告知一宣传”,对酒吧夜店、夜宵市场、洗浴中心、旅馆酒店等警情高发的重点行业场所和城中村开展专项清查整治,全方位排查治安隐患,全力防范遏制安全事故发生。组织群防群治力量深入辖区开展大走访大排查活动,抓好特殊群体服务管理,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严防发生“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全区命案发案率连续3年下降。
这一年,委托第三方测评公司结合官渡实际拓展“安全感”测评范围,实行边测评、边宣传、边解决;对110警情实施100%全回访,全面提升接处警效率,首调成功率上升至90%。
这一年,官渡区建立了由官渡区委政法委书记亲自抓、官渡区公安分局局长配合抓,街道政法委员主抓、派出所所长辅助抓,社区书记与社区民警共同抓的三级平安创建体系,全年创建“平安细胞”411个,推动“局部平安”向“全域平安”延伸,逐渐形成“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社会人人共享”的共建共享局面。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竿。
回眸2022年,官渡区政法系统交出了守护社会平安、护航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启航2023年,官渡区政法机关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聚焦党的中心任务谋划政法工作,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中勇挑重担,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第一线勇于奉献,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官渡区政法委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