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巧家:“党建+”模式激发基层党建活力

时间:2023-01-06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王瑜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都离不开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的有力支撑。2022年以来,云南省巧家县东坪镇党委坚持以党建统领各项工作大局,创新“党建+”模式,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党建引领,激发党建活力,提升党建质量,为东坪镇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党建+支部”,让党的根基“稳”起来。坚持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精心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1周年系列活动,为全镇13名老党员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将党的关怀送到党员心中;持续开展“双联双创四帮”活动,充分发挥党建指导员在建强组织阵地、规范组织活动、争创示范的作用,培养示范党员,创建示范支部,2022年以来评选农村示范党支部9个党员、示范户55户,有效促进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牢固树立了“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鲜明导向,党员、支部在群众中的认可度得到进一步加强,群众对基层干部的态度在不断转变,做到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

“党建+增收”,让乡村振兴“快”起来。立足实际,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乡村赋能,以高效农业助农民增收,以产业集聚促发展提质,以推进脱贫成果巩固为重点,把增收作为检验巩固脱贫成果的成色。以产业发展为推动,抓好5个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聚焦稳、引、盘、延“四条举措”抓产业、促增收。针对传统优势产业在提质扩面上下功夫,精细管理扩规模,赋能于技促增收;引进企业、合作社,全力打造魔芋、花椒、中药材、万寿菊乡村产业新引擎,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引导农户发展小果园、小菜园、小药园、小牧园、小作坊“五小”产业。聚焦“精准摸底、精准培训、精准送岗”促就业、稳增收,2022年来开展技能培训2050人,扶贫车间吸纳劳动力380人,建立以缝纫、建筑为主的技工队伍4291人,实现全镇工资性收入占比达71.32%。

“党建+环境”,让乡村建设“靓”起来。在各项行动中,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在各项工作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一面面党旗、一个个身影,带动群众共同参与。以国家卫生乡镇创建为契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面加速,围绕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村容村貌的整治,认真开展河长制、林长制工作,路域环境、水域环境、村庄环境得到很大提升,生态环保理念不断形成。特别是在绿美三年行动中,按照“点有特色,线有规划,面融产业”的布局开展绿美行动,目前集镇完成4个点种植月季1.3万株、菊花2.5万株、种植雪松5300株,全镇共种植各种花草树木20万株,让“东坪形象”成为一张载起乡愁的靓丽名片。

“党建+治理”,让群众评价“高”起来。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重点,通过建阵地强基础、重宣传强化解、树新风强自治,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提高,治理刑事及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3%,辖区治安秩序持续好转,已连续8年无命案发生。矛盾纠纷实现“双下降”。矛盾纠纷发生率逐年下降,每年下降20%,申请镇司法调解和庭前调解数占12.5%,并逐年下降,群众的法治意识不断提升,办事依法、遇事依法的法治思维不断形成,实现群众幸福感感、满意度“双提升”。注重普法宣传,提升“法治”意识;坚持文明教化,提升“德治”水平,2022年举办民法典、宪法等法律宣讲活动6次。积极构建以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差异化治理体系,不断强化乡村发展的自主性,促使广大村民群众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宴席服务队等群众性组织逐步得到建立,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社会和谐稳定,平安东坪建设深入人心,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王瑜 巧家县东坪镇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