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外专家学者聚智赋能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

时间:2022-12-05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杜浩楠 赵婧汁

近日,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联合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论坛。本次论坛搭建了红河与中央有关部门对话、交流、合作的平台,有力推动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有益探索。

深入探讨为民族团结事业提供宝贵理论成果

本次论坛在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设主会场,红河州等3地设平行分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开展交流研讨。论坛上,受邀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民委、中国社科院和省内相关领导专家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边疆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思考》《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高质量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等主题作了深入浅出的交流发言。

3个平行分论坛上,22位专家、领导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各地生动案例,分享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实践。这些实践经验分享,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事业有积极的启发和助益。

通过与会专家学者们的深入探讨交流,本次论坛提出了一批有分量、有说服力、有操作性的理论观点,为红河、云南乃至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成果。也为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四方面共识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

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就“必须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必须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必须实现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4方面达成了共识。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为全面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各边疆民族地区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团结、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的边疆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和熟悉民族工作的干部。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

与会专家学者指出,边疆民族地区要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立足于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依法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要走“党建引领、重心下移、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之路,健全民族工作法规体系,增强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全面加强边境管控,切实维护民族地区生态安全,坚持构筑维护国家安全的有力防线。

同时,边疆民族地区要着力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进一步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不断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特色优势资源,提高产业结构层次,缩小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推动民族地区主动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更好对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更好服务和融入发展新格局。

“红河州作为边疆民族地区,我们将认真梳理总结,把本次论坛成果加快转化为统筹推动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规划、行动和成效。”红河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字振华表示,红河州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立足“边疆、民族、山区、美丽”基本州情,围绕闯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现代化之路,聚焦团结奋斗、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精神文明、绿色发展、共治共享6个着力点,推进19项重点措施,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红河路径,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云南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贡献红河智慧、红河力量。(杜浩楠 赵婧汁 文/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