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专家聚焦国际前沿科学 探讨可持续发展创新路径

时间:2022-12-05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姚敏

12月2日,在2022腾冲科学家论坛分论坛“国际前沿科学论坛”上,海内外多位专家聚焦国际前沿科学创新发展,探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前沿科学问题,为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本次论坛以“前沿科学助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通过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搭建平台,推动构建国际科技创新共同体,交流实现联合国 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的科学理念和创新思想,推进与东盟国家在科研开放合作、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转化、科技人文交流等方面合作,提供中国-东盟国际科学对话机制,应对全球性可持续发展共同挑战问题。

论坛上,多位专家、院士围绕主题作主旨演讲。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郭华东介绍,“一带一路”背景下,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有三个核心目标。比如通过利用地球大数据解决“一带一路”发展目标过程中对地球认识不足的科学问题,对“一带一路”的用户和利益相关者建立系统性合作网络,增强能力建设的技术转化,同时利用大数据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数据获取不充分,数据鸿沟,数据机制等都需要克服。构建“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大数据数据库和评估体系,让科学技术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平台,非常重要。

“几天前,世界人口已经达到了80亿人口,其中有超过45亿人口居住在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所以我们会面临排放、资源紧张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此,我们要加强能力建设,引入一些新的理念,采取多样化的方式,针对不同情景,不同区域,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时因世施策。通过科学数据网格技术获取区域监测数据并评估城市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泰国亚洲理工学院环境、资源与发展学院院长维拉斯·尼蒂瓦塔农表示。

“发展新一轮储能材料面临着风力、水力发电不稳定、浪费严重,锂电池爆炸频繁等挑战问题。全球镁资源丰富,且镁密度最高,没有污染,可以100%循环利用,在做电池材料方面拥有较为广阔的前景。”国际材料研究会联合会卸任主席、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韩雅芳说,“碳中和和碳达峰需要在能源减排和能源转型方法推进。中国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为全球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卸任主席成秋明表示,地质学家们使用数字的方法保障地质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使用数学建模构建地质问题解决的预测模型,采用地球物理,遥感的方式来研究预测能源、油气资源的分布等。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深刻的影响着地址科学的发展和转型。(姚敏)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