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误闯入须尽醉、量难胜酒莫相逢”。近来,云南省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广南县以散装白酒专项整治为主线,以餐饮店为重点,多举并措、多管齐下、多方合力,构建“12345”工作法,推进餐饮店散装白酒专项整治,禁止销售无证、无检验、无标识的“三无”散装白酒,实现餐饮店散装白酒“零销售”,为全州、全省,乃至全国创造了典范。
(广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对散装白酒生产情况开展检查。杨文摄)
突出“一重点”。广南县紧紧围绕散装白酒专项整治行动,瞄准散装白酒多发区域、重点人群,突出“餐饮店”这一重点,制定措施、目标,强化对全县散装白酒专项整治。在散装白酒整治的过程中,在完成3户获证白酒生产企业,5户获证散装白酒生产加工小作坊,26户登记备案白酒生产加工小作坊全覆盖监督检查的同时,对全县3817户餐饮店、582家食堂购买、销售散装白酒情况进行全覆盖、多轮次、不间断的监督检查。
构建“两机制”。在餐饮店白酒专项整治中,广南县结合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疫情防控、日常市场监督过程中,以县城为中心,成立7个片区执法工作组,并联合莲城、八宝、珠琳、那洒4个基层所,构建餐饮店散装白酒执法监管机制,“网格化”推进散装白酒监管执法。
针对散装白酒监督检查过程发现的问题,广南县构建“123745”监督检查问效法,建立散装白酒监督检查跟踪问效机制,对散装白酒专项整治中发现问题整改,进行跟踪问效,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促进工作提升,全面消除餐饮店散装白酒销售。
压实“三责任”。广南县加大餐饮店监管力度,积极督促餐饮户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经营相关要求,对销售散装白酒负全面责任,不购买、不销售“三无”散装白酒,确保各餐饮店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得到保障。
以县、乡党委、政府食品安全属地责任落实为基础,将散装白酒监管纳入县、乡党委、政府食品安全属地责任的监管范围,明确县、乡党委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督促县、乡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属地监管责任,确保管辖区内餐饮店无“三无”散装白酒销售,全面护航群众“舌尖安全”。
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联合公安、纪委等部门,压实行业监管职责,强化推进餐饮店散装白酒专项整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对全县所有餐饮店进行全覆盖监管,查看餐饮店散装销售、饮用情况、散装白酒来源以及散装白酒质量。县公安局对饮酒驾车情况进行全面查处,并追踪溯源,调查了解饮酒驾车人饮酒情况,涉及为饮酒驾车人提供散装白酒的餐饮店,及时交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调查处理。县纪委负责对公职人员、党员饮酒后违反社会治安问题进行查处,并追溯为公职人员、党员提供饮酒的场所、人员,存在餐饮店为公职人员、党员提供散装白酒饮用情况的,及时交由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查处。
(广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对散装白酒销售情况进行检查。杨文摄)
做到“四必查”。在广南县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监督执法人员围绕“净餐馆”监督检查内容,完成餐饮店卫生、防蝇、防鼠等“1238”项目检查的同时,必查餐饮店散装白酒销售。在广南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中,在进餐馆检查中,在完成文明就餐、文明城市宣传标语张贴,餐饮规范操作检查的同时,必查餐饮店散装白酒销售。广南县以餐饮店为重点,加大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力度,在餐饮店的疫情防控中,在督促餐饮店从业者、消费者完成核酸检测、场所消毒、扫码、测体温、晨检、正确佩戴口罩的同时,必查餐饮店散装白酒销售。在日常对餐饮店的经营许可资质,餐饮店操作规范、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监督检查中,必查餐饮店散装白酒销售。
强化“五必看”。看展柜,在对餐饮店散装白酒销售检查中,进门首先看展柜、大厅是否摆有散装白酒桶、散装白酒瓶以及散装白酒罐,是否摆有自制的泡酒、药酒。看厨房,查看厨房的操作台上、橱柜内、厨房墙角等地是否藏有散装白酒及自制的泡酒、药酒。看仓库,查看仓库内是否储存有散装白酒、自制泡酒、药酒。看就餐,查看消费者饮用白酒的情况,是否存在饮用散装白酒,存在餐饮店为消费者提供散装白酒的情况。看台账,查看餐饮店“8个台账”,重点查看进销货台账记录,是否存在购买散装白酒的情况,查看菜单,是否存在为消费者提供散装白酒的记录。通过认真细致、不留死角、全方面的监督检查,全面禁止餐饮店销售“三无”散装白酒。
同时,在散装白酒的监督检查中,执法人员还通过“望闻问切”法,强化散装白酒检查。在强化散装白酒监督检查“五必看”的基础上,询问餐饮店负责人、从业人员、消费者餐饮店散装白酒的销售情况以及散装白酒的使用用途,用鼻子嗅嗅、闻闻餐饮店内的酒瓶、酒桶、酒罐是否存储过散装白酒,从而综合判断餐饮店是否为消费者提供散装白酒,是否存在销售散装白酒的情况。发现餐饮店存在销售散装白酒的情况,便采取“一警告二罚款三关停”的措施,进行处理。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