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区教育提质增效专员:为教育改革而尽心尽力

时间:2022-12-02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张新立

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教育提质增效专员何燕和陈蜀云联系两次后,终于在思茅第一中学一高二教室见到她们,这是她们任教育专员3个月以来,第29次到一线督查教学。她们坦言,担任教育提质增效专员,明知思茅教育正处在风口浪尖上,也要迎难而上,能为思茅教育改革发展尽心尽力是荣幸的,现在没有退路,最主要是化压力为动力,坚定信心一抓到底。

转变,从零开始当教育专员

何燕专员从事人社及医保工作20余年,陈蜀云专员从事法院及人大工作也逾20年,两人都接近退休年龄,也没有教书的经历,她们的子女都在读中学,想起思茅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看到区上选派专员的文件她们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决定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到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接受挑战和磨砺。

得知被任命为教育提质增效专员后,她们坚决服从安排,结合岗位职责,在区教育体育局坐班,一头扎进新领域,一切从零开始,力所能及地熟悉学校、教师、学生、课堂,认真研究起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为振兴思茅教育而奔走。她们潜心学习教育法规政策,虚心请教领导和同事,逐个到幼儿园、中小学校,围绕规范招生、校园安全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开展调研、督查,适应新岗位,尽快转变角色,在学习中提升业务素质,在履职中提升能力水平。

推动,参与纵深推进教育改革

两位专员说,这一阶段主要参与了《普洱市思茅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试行)》《普洱市思茅区中小学书记、校长和教师“一评三考”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等“三方案两通知”前期筹备及文稿修改等工作。

3个月以来,特别是思茅区教育工作座谈会定下教育改革总基调以来,她们积极投身改革新征程,参与教育综合改革前期学校调研,征求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意见建议;全程参与区教体局、教科所及相关部门16次讨论、修正“三方案两通知”文件,一字一句的朗读校对,直至文件正式出台。

10月18日,全区教育综合改革动员大会召开,区委政府对改革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决心令两位专员倍受鼓舞、心潮澎湃,憧憬着思茅教育的春天早日来临,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她们说,作为教育提质增效专员赶上了思茅区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决心要做改革的参与者、践行者和推动者,全力推动思茅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这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也是教育规范化的最低标准,要敢于较真碰硬,引导各学校、全体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上,“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坚决克服没教案或备课“不备学生”的状态,所有学科必须严格按教学程序进行,把以前忽略掉的、不重视的“规定动作”做到位,在此基础上做优“自选动作”,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处处有教育,人人有发展”,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互动性。

两位专员深有感触地说,3个月的教育“新兵”最深切的感受是,现在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从点滴做起,切实抓好校风校纪建设,推动形成尊师重教氛围,促进更多教师开拓视野,把最新教育理念和方法直接带进每一堂课,一体推进“备、讲、批、辅、考”等环节,做到闭环管理,精耕细作,久久为功。

督查,紧盯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

近期,两位专员主要在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督查上下功夫,不仅督促学校选优配齐学校督查员,还与9名区级督查员一起深入到课堂听课,目前已到思茅四中、思茅六中、思茅一小开展不定期、不打招呼的“推门听课”,督查做到有方案、记录,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进行反馈,并跟踪督查整改落实情况。往往,她们走进学校时艳阳高照,走出学校已经暮色降临,但她们心里总是充实和欣慰的。

目前,各中小学校均在努力推动改革落地,责任到人到班,掀起了学习和落实改革精神的热潮,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要有尊严地站在讲台上”“希望办好我们自己的优质教育”“不甘心落后一定要扭转落后局面”等已经成为全区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共识和行动指针。

教育改革从来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入职3个月两位专员对此认识十分清醒,知道自己的作用有限,但众人拾柴火焰高,她们愿意倾尽全力为思茅教育贡献微薄之力。(张新立 思茅区委组织部供稿 )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