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届南博会】南博会关键词:数字经济

时间:2022-11-24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李明 杨婧瑶

初冬,在云南昆明117万平方米的滇池国际会展中心里,第6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6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现场热潮涌动。

今年是南博会获批升级的第10年,“朋友圈”越扩越大、越办越好的南博会已逐渐成为集国际贸易、投资洽谈、文化交流等为一体的高水平综合性国际博览会,极大推动我国与南亚东南亚的交流合作,以及云南的对外开放。

回顾10年历程,技术革新加速了会展行业的流程再造,会展经济迎来了"从线下走向线上"的新时代。在此次展会上,数字电网、数字交通、能源数据平台、智慧高速、智慧口岸、智慧农业……新技术、新应用比比皆是,“数字经济”成为最突出的亮点。

含“数”十足 释放区域发展新动能

沉浸式VR体验、大型无人机、提供30多种语种服务的虚拟主播、会看病的AI机器人……此次南博会专设数字经济馆,“黑科技”的亮相引起热潮,尽显数字云南魅力。

走进中国联通的展台,主打品不是通信服务,而是一台无人机。无论是“体格”还是功能,都有别于传统无人机。“传统的无人机一般只能飞5公里左右,且必须有飞手跟随。由于时间、飞行距离受限,无法承担一些特殊、重要的任务。”云南联通副总经理温涛介绍,云南联通在空中架设了一张“5G专网”,专供各类无人机飞行。飞手足不出户就可以操控工业级无人机远距离飞行。这类无人机主要用于森林防火、环境检测、农业工作、公共安全等领域,服务领域很广泛。

此次科大讯飞也带着前沿科技首次登上南博会。在科大讯飞展台的“黄金位置”,AI虚拟主播正热情打招呼:“你好,我是虚拟主播小晴……”“小晴”的形象十分逼真,播报过程中还有表情,乍一看,很难分辨出是真人还是虚拟人。据介绍,通过技术的不断优化,“小晴”可以熟练地使用30多种语言与人交谈,还可以变身新闻主播、智能客服等多种职业,实现无感交互。

科技企业“亮风台”还带来了沉浸式VR体验,采用生物多样性主题和海洋主题打造模拟环境,应用于真实环境中。戴上VR眼镜,置身其中与大象共语、和海豚嬉戏。视野里不仅有动态的动物,还有静态的植物以及水流,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

数字发展不断助力云南各产业的经济发展,赋能新道路。此次馆内的成果展,充分展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成就,及面向南亚东南亚合作的成功案例,宣告着云南数字发展的傲人成绩。

(一名客商体验“视力健康管理平台”)

创新办会 数字化特色进一步彰显

今年南博会着力创新办会,线下部分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线上部分则通过“南博会数字化平台”举办。即便未能来到现场,各国展商、观众也可实现“云”参展、“云”会议、“云”洽谈、“云”采购、“云”签约。数字化的运用,正在释放区域发展新动能。

云南省商务厅与京东集团合作打造的云品乐购专区也在此届南博会亮相,专区结合云南省绿色食品、大健康等产业特点、优势,搭建了主会场、地标寻味、直播种草等栏目,专区涵盖了云茶、云咖、云果、云花等众多品类,结合云南省内各具特色的产业带,打造地标寻味专区。

而最令人惊喜的更数首次推出南博专属“数字藏品”,作为南博会线上数字科技文化传播的新载体,该藏品使用区块链技术,打破南博会文化传播形式的限制,以南博会的实际文化艺术价值为支撑,借助数字藏品的收藏属性、观赏属性和社交属性实现了南博会的文化数字化。具有不可复制、不可篡改、永久保存等特点。

事实上,从“一部手机”系列品牌到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冠名发票;从“政务云”到农林大数据中心;从数字小镇到5G智慧生活……以蓝天白云、旖旎风光、多彩风情著称的云南,正因一场数字经济的变革,不断刷新着赶超跨越的速度。

数字经济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已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23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数字贸易竞争力持续增强。

南博会上,老挝万象市副市长普孔·班那翁在内的多国嘉宾表示,数字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希望能和中国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合作,共享发展新机遇。

通过南博会这个国际窗口,一幅生动的云南数字经济新画卷正徐徐展开。(李明 杨婧瑶)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