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出台促进外贸增长措施推进“贸易强州”建设

时间:2022-11-15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包雨珊

为发挥“五区”平台联动功能,深入挖掘外贸发展潜力,稳住红河州外贸基本盘,推进“贸易强州”建设,11月15日,云南省红河州人民政府印发《红河州“贸易强州”促进外贸增长若干措施(2022年度)》(以下简称《措施》)。

《措施》共8大部分18条,结合红河州实际情况,对全力优化外贸发展环境、全面优化贸易方式、培育壮大外贸主体、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加快对接RCEP行动、强化财税金融保障和加强政策落地见效等工作做出了明确要求。

全力优化外贸发展环境。加强释放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中国(红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五区”平台联动发展功能对“贸易强州”建设支撑力。

要求红河州发挥“五区”平台联动优势、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以及联合为企纾困解难。具体措施包括支持海关查验正常外贸企业申报免除吊装移位仓储费用试点经费,对在红河州进出口规模靠前重点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帮扶,吸引落地一批外贸市场主体落地,建立红河州重点外贸外资企业“白名单”,实相关惠企政策等。

全面优化贸易方式。加快一般贸易支撑产业发展、支持加工贸易和保税物流扩大规模、支持边境贸易创新发展。要求发挥红河州内两个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示范效应,加大对电子信息、有色金属及新材料、化工、高原农业等优势产业企业服务力度;支持加工贸易加速发展,利用红河综保区政策优势,争取资金支持用于加工贸易企业帮扶以及持续探索发展“互联网+边民互市”新模式。

培育壮大外贸主体。增强企业自营进出口能力和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通过优化市场机制,落实帮扶政策,引导州内企业进出口业务回流,以及对企业参加境内外国际性贸易展会、打造国际品牌、参加出口转内销活动等贸易投资促进活动的费用予以支持。

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外贸新业态发展要求培育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和加快跨境电商发展。包括加大力度引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报关、报检、融资、物流、知识产权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传统外贸企业拓展市场、精准营销,孵化一批外贸企业;用好红河州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扶持措施,鼓励支持市场主体走向海外,引导本地报关、传统外贸企业拓展跨境电商业务,提升跨境电商对红河州外贸发展的支撑作用。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大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立足红河资源、产业和区位优势,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带动国内产业提质升级;支持外贸企业与国内大型商超、零售批发商、优质品牌商产销对接,鼓励外贸企业在州内开设内销产品门店,推动外贸企业利用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模式开拓国内市场;支持外贸企业利用国内重点展会平台,开展产品宣传推广、供需对接,对参展企业展位费给予支持。

加快对接RCEP行动。发挥红河州加快对接RCEP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力度,促进红河州各行业各领域对接用好RCEP以及用好相关关税减让安排。有针对性引导企业申请RCEP原产地证,聚焦RCEP关税减让和原产地累积规则,挖掘蒙自、个旧、开远、弥勒、建水等县市加工产业园区潜力,扩大金属矿砂、水果、水产等优质产品进口,带动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蔬菜、花卉等红河优势产品出口。

强化财税金融保障。加强对中央、省、州外经贸资金支持政策宣传力度,争取中央外经贸资金支持以激励企业扩大进出口业务。加大对企业出口退税业务的指导力度。加大对重点外资“白名单”企业融资贷款支持力度,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在“防风险、促融资、拓市场”等方面政策性作用,扩大全州外贸企业参保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降低企业出口风险。

加强政策落地见效。强化组织保障推动落实,组建红河州“贸易强州”工作专班,强化各部门联动,推动发展跨境电商、扩大农产品出口、边民互市创新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加强外贸运行数据监测分析,解决制约全州外贸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加快推进跨境电商发展、扩大农产品出口、推动边民互市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形成对外贸增长的拉动力。(包雨珊 红河州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