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竹林村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茅港镇西北部,茶产业是该村的支柱产业,全村农户大多以种茶、采茶、制茶为主要经济来源,走出了一条绿起来与富起来兼顾、产业兴旺和村民富裕相统一的乡村振兴之路。
作为“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中省级试点的特色保护类村庄,茨竹林村以“四个一”为抓手,充分发动、组建机构、做实培训,扎实推进规划工作稳步开展,取得初步成效。
吹响一声“集结号”。对在外公职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乡贤能人等进行全面摸排,共登记本村优秀人才25人。通过写一封倡议书、拨一通电话、发一条微信等方式,积极邀请返乡干部、乡贤能人等话乡情、谈感受、提建议、聊发展。
组建一个“编制组”。结合村情实际和民情民意,建立起由回乡干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成员、专业技术人员、党员群众代表、乡贤能人组成的规划编制组。编制组深入一线,广泛听取意见,实地踏勘调研,全面摸清村内自然地理格局、乡土人文风貌、村庄发展现状等基本要素制定工作方案。
举办一场“研学会”。举办“情系桑梓、共绘蓝图”专题培训,邀请国土空间规划家对规划内容进行培训,进行深入探讨,开展座谈会2次、业务交流培训会5期,汇集“金点子”“良处方”,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规划编制看得见、可落地、能实施。
制定一张“路线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组织在外干部回村座谈,共同审议规划编制成果。通过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对规划内容进行逐项商议、逐条审核,形成了含村域综合现状图、村域综合规划图、自然村规划图、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近期和远期建设项目表、村规民约在内的“三图两书一表一民约”。
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和社会效益双提升。2022年,该村举办“知味老安寨”区域品牌推介系列活动,邀请茶界知名专家围绕“老安寨”茶产业发展研讨,推广“老安寨”销售品鉴中心授牌和“老安寨”有机茶品牌使用授权,初步实现“老安寨”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形成古树茶、老树茶、有机茶、生态茶的“老安寨”梯次产品体系,走出了区域品牌建设的关键一步。
目前,老安寨茶业专业合作社,由村两委自主经营,主要负责管理600亩古茶园和老树茶园,合作社有茶叶初加工车间360㎡、晒青棚400㎡、精加工车间320㎡、茶叶品鉴室220㎡,年产干毛茶1600多千克,产值超过150万元。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为村委会及合作社占30%,农户占70%,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增收。茨竹林村村集体经济也持续发展壮大,2021年成功实现入账20万元以上,2022年持续保持这一势头。
茨竹林村还将整合古茶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红色教育基地等方面资源,连点成线打造涵盖制茶体验、茶园观光、红色旅游、研学教育、康养休闲等内容的茶旅融合“珍珠链”,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和社会效益同步更上新台阶。(思组轩 思茅区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