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时间:2022-10-31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张丽君

近日,《云南省综合交通枢纽“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其中明确,到2035年,云南省基本建成“能力充分、布局完善、转换便捷、服务优质”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基本建成“1348”枢纽城市新格局。

《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是云南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关键期,推进云南省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对于提高人民出行便利水平、降低物流综合成本、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对此,《规划》要求,到 2025年,云南省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集聚辐射作用较快提升,综合交通枢纽港站及集疏运体系更加完善,客运换乘便捷水平和货运换装效率明显提升,有力支撑“1233出行交通圈”和“113快货物流圈”,旅客联程运输、货物多式联运、交旅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智慧安全绿色枢纽建设步伐加快,枢纽建设与周边产业、城市加快融合,有力支撑和引导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展望 2035年,云南省基本建成“能力充分、布局完善、转换便捷、服务优质”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基本建成“1348”枢纽城市新格局。即,以昆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一主”核心,成为立足西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全球的门户枢纽和中心枢纽;以大理、曲靖、红河(培育)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三辅”支撑,承接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辐射全国,对接国内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要经济区;以昭通、文山、德宏、西双版纳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为“四支”补充,承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服务省内主要经济区;楚雄、保山、玉溪、普洱、丽江、迪庆、临沧、怒江8个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承接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多层级、协同推动一体型、智慧型、绿色型、平安型、增值型综合客货运枢纽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云南省建设“两廊四带五轴”交通经济走廊和南向陆海大通道,构筑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

此外,《规划》还提出,打造一体型枢纽、智慧型枢纽、绿色型枢纽、平安型枢纽、增值型枢纽等,推动五型枢纽高质量发展。

其中,绿色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要求探索建立云南省地方绿色枢纽标准体系,着力打造一批高原山地绿色枢纽典型示范,建设一批高标准绿色星级枢纽。以重要港区、货运场站为主,积极推进内部机械设备加快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现近零碳排放,探索创建近零碳枢纽场站。

增值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要求积极推动“枢纽+”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重点推进昆明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完善自贸港区、综合保税区、智慧空港新城等服务功能区,积极推动在昆明、大理等机场周边,重点布局高端商务区、国际会展区、鲜花展览馆等,着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数字经济;在芒市、西双版纳等口岸城市机场周边,重点布局南亚东南亚国家特色文化体验馆、免税购物中心等。鼓励具备条件的高铁站积极发展高铁货运,研究推动在昆明、大理、昭通、红河、丽江等高铁站周边合理布局高铁快递园区和分拨中心。以滇池、洱海、普者黑、北海湿地等码头为重点,延伸港口型综合客运枢纽旅游服务功能;以水富港、景洪港、富宁港等为重点,加快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积极推动瑞丽、磨憨、河口、清水河等口岸经济发展。(张丽君)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