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深夜里,“精调师”与0.4毫米较劲

时间:2022-09-29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徐章位 杨阳 陈畅 吴猛

9月27日,时令虽已过“秋分”,但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地区白天的最高气温仍达到了33度。夜间11时30分,随着夜间温度的降低,中老铁路野象谷站上空泛起层层薄雾,瞬间遮住了星星点点的夜空。

 “加0.5毫米、加0.5毫米、加0.4毫米…”9月28日凌晨0时许,在野象谷站客车场上行Ⅰ道423公里400米处,普洱基础设施段西双版纳综合维修车间15名“精调师”正在处理线路超限处所,现场施工负责人陈志欣手持电子道尺,一步一弯腰,边测量轨道几何尺寸,边在轨枕上标注需要调整的误差值,为作业人员提供精准的调整数值。

“对照施工方案,开始作业。”凌晨0时10分,随着陈志欣下达作业指令,其余人员按照班前分工,各司其职,松扣件、起道、更换垫片、调整轨距……各项作业流程高效衔接。今夜,他们将要对120米线路高低不良地段进行精调,提升线路质量。

“突突突…”内燃扳手的马达轰鸣声,打破了寂静的夜,断断续续回荡在野象谷车站站场间。

“我们在作业过程中,必须将高低、水平等几何尺寸调整到0.4毫米的误差以内。”现场跟班技术员全兴介绍,中老铁路的TQI值目标小于等于2.7,而TQI是对铁路轨道结构轨距、水平、高低、轨向等7个项目的综合评价,数值越小线路质量越好。精调后各项参数满足设计要求,才能使线路质量达到最佳状态,旅客乘坐列车也会更加平稳舒适。

在180分钟的“天窗”时间内,精调师们毫厘必争。“减0.5毫米、减0.3毫米、加0.5毫米,这个地方再调整。”凌晨1时30分,陈志欣在队伍里穿梭,反复检测调整后的线路尺寸,不达标的立即指挥作业人员拆除扣件,重新调整直至达标。“精调师”们争分夺秒,汗水早已浸透了全身。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安全通行列车近20000趟,行车高峰时段平均15分钟就有一趟列车。白天客货列车运行繁忙,“精调师”们的工作只有在深夜、列车停运的“天窗”时间进行,像这样的维修流程几乎每天都会上演。特别是临近国庆小长假,随着列车开行趟数增多,对线路设备的考验加大,他们必须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天窗”时间,对线路进行集中精调及消缺整治,保证国庆期间列车运营安全有序。

 “‘天窗’还有40分钟,组织质量回检。”凌晨2时整,线路不良处所精调完毕,陈志欣快速安排人员利用更加精密的“0级轨检仪”对线路作业前、中、后轨距、水平进行复测,发现问题,及时消除,确保作业高质量完成。

凌晨2时10分,薄雾渐渐散去,野象谷站两端的信号灯愈加明显,蓝红灯光相映照射在站场上。远远望去,五彩斑斓的股道间,一道道“金色”的身影来回“舞动”,他们头顶的灯光仿佛星光闪烁,成为了这条国际物流大通道上最靓丽的风景。正是这群平均年龄24岁的“精调师”们无数个深夜的精细养护,才保证了中老铁路的安全畅通和旅客列车的平稳舒适。(徐章位 杨阳/文 徐章位 陈畅 吴猛/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