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文山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广南县专场新闻发布会在云南文山州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上,广南县委书记普建勇就广南县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作发布。
广南是魂牵梦萦的世外桃源,也是承载诗和远方的田园稻乡。普建勇说,过去由于历史、自然、交通等原因,广南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堪称贫中之贫、难上加难,“又广又难”曾是贴在广南头上的标签。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南从路无寸铁到一步高铁的历史性跨越,从深度贫困向乡村振兴昂扬前行,从经济“闭塞区”转向经济“开放区”,发生了沧桑巨变。
党的建设展现新气象。十年来,党的政治建设全面加强。坚持把开展了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党史学习等系列党内集中教育,培训各级干部6.3万人次,举办各类党员培训班400余期8万余人次,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构建了“四级党建责任区”,全面开展基层党建推进年、提升年、巩固年、创新提质年和“智慧党建”三年行动,创建省级示范党组织4个、州级“五星级”党组织20个。基层党组织增加到2144个,基层党员增加到28725名。把一线作为干部成长的主战场,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招商引资等一线、前线、火线提拔重用干部338名,先后储备“五类干部”689名,干部队伍结构得到持续优化。
人民生活迈向新台阶。十年来,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突破。十年前的广南,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有贫困户35321户160902人,全省排名第3位、全州排名第1位,占全州贫困总人口的24.3%,共有149个贫困村,深度贫困村98个,“晴通雨阻、人背马驮、住房破旧、挖土取水、就医靠走”是广南贫困的真实写照。全面落实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总要求,坚持以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新干部进村住户“十到十同”群众工作法、“五个挂钩”责任机制、“3+X”挂包责任体系、万名干部背包驻村等做法。全面推进“三大歼灭战”和“八个攻坚战”,通过“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累计投入资金56.2亿元,14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35321户160902人全部脱贫,成功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广又难”华丽转身为“天之广·云之南”——原生态健康生活目的地。
综合实力翻开新篇章。十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效益实现“双提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61.07亿元增加到175.46亿元,年均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7848元增加到32850元,年均增长7.3%;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098元增加到12580元,年均增长10.5%;经济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好景象。
产业调整推动新发展。十年来,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一县一业”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着力做强一产、做大二产、做优三产,积极延链补链强链,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高原农业提质增效。紧紧抓住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中国八宝贡米之乡、全国油茶基地县、高原农业特色示范县等发展机遇,突出抓好高峰牛、八宝米、油茶、茶叶、蒜头果、铁皮石斛、生猪、烤烟、蔬菜、水果“十大”农特产业,成功创建高峰牛“一县一业”示范县。高峰牛、八宝米等8个农特产品数量均居全州第一。“广南铁皮石斛”“广南高峰黄牛”等获中国地理标志品牌,八宝米和底圩茶通过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登记,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63个。
工业经济做大做强。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形成“一园二片四区块”布局,实现了工业园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新突破,签约入驻园区企业34户,实现园区总产值达百亿元。立足广南实际,紧扣绿色“三张牌”产业发展方向,抓住“突出绿元素”重大机遇,大力推进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年产500万千瓦百亿级BIPV光电建筑材料项目迅速推进,江西宇泽30GW单晶硅拉棒及30GW切片项目顺利开工;成功与赛拉弗、江西科宇签订2GW锂电池PACK生产线和3GW光伏组件制造项目,年内即将开工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光伏、拉棒、切片、组件、支架、电池等一整套上下游新能源工业产业。
文旅产业提档升级。创新文旅产业发展思路和投融资体制机制,注重挖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构建“一城两园三镇百景”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建成1个国家AAAA级、13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数量居全州前列。先后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美丽中国·最佳国际休闲旅游城市”和“中国最美原生态康养旅游县”荣誉称号,上榜“2021年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旅游接待人数从66万人次增加到36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4202万元增加到401.5亿元。
基础设施取得新突破。十年来,基础建设大提速。全力抓好综合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重大民生基础设施建设。
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云桂铁路广南段建成并顺利营运,成为文山州唯一设有2个站点的城市。广那高速建成通车,那兴高速、泸丘广富高速、西广高速开工建设;建成珠西二级公路、城南过境二级公路;平山通用机场有序推进。截止2021年末,全县铁路总里程达121.43公里,公路总里程达8484.7公里,公路密度达109.62公里/百平方公里。
水利设施明显改善。建成那榔水库、赛京水库2件中型水库和那马、马街、细水、拖冲、克海5件小(Ⅰ)型水库以及20件小(Ⅱ)型水库、15件小坝塘,新增库容3729.4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6.5万亩,水资源利用率达6.8%,水利化程度达19.67%。
能源和通讯保障有力。完成105.6公里输油管道建设,计划开工建设120公里桂气入滇项目,全县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大幅提升。顺利完成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城乡电网升级改造。建成通信基站2082个,铺设光纤光缆1.72万公里,全县177个行政村、村卫生室、村完小实现宽带网络全覆盖,自然村手机信号覆盖率达85%,互联网宽带用户达9.34万户,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主城区和乡集镇实现光纤和5G网络全覆盖。
城乡发展呈现新面貌。十年来,城乡变化翻天覆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达23.5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成区达12.1平方公里,建成市政道路85公里;建成公园20个7.56万平方米,城区公共绿地面积达399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8.01%;全县荣获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旧莫)、省级历史文化街区1个(南街)、国家级传统村落1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9个,美丽县城、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荣获全州唯一的“第五届云南省文明城市”称号,带动蓝城集团、壹然集团等知名企业入驻广南发展。
住房保障持续增强。全县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5052户、棚户区改造7112户、老旧小区改造1600户,建成公共租赁住房7312套、政府定向限价房832套,极大改善了群众住房问题。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常态化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1094个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一般型村庄整治1269个、整治型村庄759个、示范型村庄472个,达到I档标准自然村2357个。
绿色生态改变新生活。十年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以更高要求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大管控秸秆露天焚烧,县城空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大力推进河(湖)长制,着力整治“乱采、乱建、乱堆、乱占”行为。全面启动“林长制”,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7.6万亩,完成天保工程人工造林2.9万亩、退耕还林还草45.99万亩、森林抚育16万亩、封山育林34.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9.51%。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1个、省级生态乡镇18个、省级森林乡村9个、州级生态村111个。
民族团结聚集新风尚。十年来,民族工作欣欣向荣。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全力打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和睦、发展格局。成功申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个,省级示范单位51个,州级示范单位322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3个,县级示范单位260个,第三小学被列入全省20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试点学校;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通过省级验收;成功组织完成文山州首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
民生福祉呈现新气象。十年来,民生喜事要事连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人民期盼的民生实事。
教育短板逐步补齐。投入37.6亿元建设校舍131万平方米,新建县特殊教育学校、城区第四小学、莲城镇民族小学;新建第八、第九、第十中学和桃源中学、莲城民族中学;新建珠街、南屏等8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完成县一中、二中、三中、四中改扩建和县一幼迁建,幼儿园由137所增加到230所,义务教育学校由303所优化为221所,普通高中从4所增加到9所。引进上海新纪元等3个优质教育集团落地广南,城区一小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广南县被评为全省教育工作“合格县”,教育质量逐年稳步提升。
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大幅提升。2012年以来,累计投入卫生健康资金13.4亿元,扩建县人民医院、县妇计中心和县疾控中心业务用房,新建县中医医院,启动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传染病医院建设。全县医护人员从2108人增加到4763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部完成达标。县人民医院晋级为三级综合医院,荣获“建党100周年钜献·全国100佳县级医院”荣誉称号,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晋级为二级甲等医院。
创业就业持续扩大。累计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5.25万人次,年均转移劳动力就业31.13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34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09万个,发放创业贷款3.32亿元,落实就业扶持政策资金1.4亿元。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实现“应救尽救”。全面落实国家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平安法治建设坚强有力。深入开展平安广南、法治广南创建,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累计打掉涉黑组织1个、涉恶集团2个、涉恶团伙8个,收缴枪支2万余支,刑事案件从1968起下降到1258起,扫黑除恶被州委、州政府通报嘉奖。建立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全力推动突出信访矛盾实质性化解,广南县信访局被表彰为“云南省信访工作先进集体”。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跃升到全省第26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群众幸福感大幅提升。
踏上新征程,广南将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全面落实“三个马上”和“三个工作法”要求,担起为民之责,扛起发展之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以最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王立祥 广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