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挂枝头 普洱思茅坚果丰收富农家

时间:2022-09-23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王梅 郭梁彬 刘思沅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金秋九月,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踏清河村的万亩澳洲坚果地里,一串串、一簇簇均匀大小成熟的坚果挂满枝头,农户们爬上树头,忙着采摘、分拣、销售,一派丰收的农家繁忙景象。

(坚果挂枝头)

段阳军是村里最早一批下定决心种植坚果的农户之一,2010年开始,他尝试将坚果和茶叶、咖啡树套种,陆续每年都增加种植面积,眼下1600多棵坚果有100多棵已经迎来盛产期。

(采摘坚果)

(收获的喜悦)

“现在我们摘的这块地里的坚果树已经是盛产期了,每棵差不多产量有40多公斤,按照市场价青皮果每公斤8元折算的话,每棵树产值就是300多元,随着树再长大些,以后结的果子会更多。今年坚果长势比去年好,颗粒饱满,收入会有6万多元。”段阳军一家四口都在坚果地里忙碌着,上树摘果,分拣入筐。

(采摘坚果)

(分拣入筐)

“今天摘了250公斤青皮果来卖,卖了2050元,村里就有坚果收购点,很方便,都是现时支付。今年我家坚果预计能采收5吨左右,收入会有5万多元。”陈啟林骑着三轮车兴高采烈来卖坚果,他笑着说。

(陈啟林骑着三轮车兴高采烈来卖坚果)

(坚果上秤)

倚象镇踏清河村是以河的名字命名的村子,全村是1997年从怒江州泸水县和普洱市内异地搬迁到思茅区成立的移民新村。有14个村民小组,869户农户,3248人,聚居着汉、彝、哈尼、傈僳、白族等多个民族,其中从怒江州泸水县搬迁过来的傈僳族群众占总人口的80%。

(踏清河村)

近年来,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大力帮扶及地方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踏清河村群众依靠勤劳双手脱贫致富,立足区域优势,充分发挥坚果在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坚果作为一项富民产业、生态产业、小区域特色产业来谋划发展。通过农户零散种植,退耕还林连片种植等,走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的发展之路,逐步发展壮大坚果产业。按照“巩固老产业、发展新产业”的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坚果+咖啡”“坚果+茶叶”的套种模式,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不断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实现多种优势产业共同发展。全村坚果种植面积1.7万亩,青皮果产量3000多吨,产值达2000多万元,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的乡村振兴之路。

(踏清河村万亩坚果)

“10年前,我们村的产业比较单一,人均纯收入只有400多元。可是现在,全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产业多种多样,‘一村一品’成效突出,老百姓的‘摇钱树’逐年增收,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2万元。下一步,我们还要整合现有的村集体资源,在原有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公司,走出一条‘农户+合作社+公司’的产业发展路子,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踏清河村党总支副书记李波才满怀信心地说。

(村民坚果丰收)

(新鲜的青皮果)

目前,全区澳洲坚果种植面积6万亩,干果产量近4000吨。昔日的荒山变成今日的“金山银山”,原来的穷山坡结出了“致富果”。踏清河村产业发展是思茅区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全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放在突出位置,立足资源优势,找准定位需求,将兴林与富民、生态与产业、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科学发展,真正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王梅 郭梁彬 刘思沅 思茅区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