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法院这十年】泸西法院:小法庭大作为 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2-09-20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李明 罗旋 张龄心 等

巡回路上奔波跋涉、田间地头释法说理、群众身边定分止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实抓牢人民法庭工作,让司法服务真正地扎根基层,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以实际行动为司法为民留下生动注脚,带给人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稳稳的幸福感、妥妥的安全感。

十年来,泸西法院三个人民法庭共受理各类案件10546件(含旧存),占全院民商事案件结案总数的33.52%,审结10160件,结案率96.34%,其中调解结案4074件,撤诉2826件,调撤率达67.91%。从2012年的人均办案80余件到2022年的人均办案290余件。

优化法庭组织 司法服务优质高效

在司法改革背景下,泸西法院针对各乡镇地域特点,优化人民法庭布局方案,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为适应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泸西法院在三个人民法庭稳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工作,确保简案快审、难案精审。大力推行调解结案原则,在诉前、庭前、庭审、判后等,全程推进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同时以三个法庭为中心,在旧城镇、向阳乡、午街铺镇、永宁乡设立巡回审判点,在白水镇综治中心设立了巡回法庭,定期到驻点开展诉讼引导、就地立案、诉调对接、巡回审理、法律咨询等为民司法工作,实现对全县8个乡镇司法服务网络全覆盖,不断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积极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将大量矛盾纠纷消化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诉讼之前。

打造新型人民法庭 提升便民质效

近年来,泸西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加注重强基导向,不断提升人民法庭建设水平和基层司法能力,人民法庭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泸西法院依托现有条件全力改善人民法庭办公条件,结合实际条件制定“一庭一策”。目前三个法庭均配有调解室、群众来访接待室、会议室、办公室、法庭,办公办案功能相对齐全,均接通了法院专网、互联网,配置了彩色打印机、便携式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设备,为人民法庭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人民法庭工作开启数字时代司法新模式,充分运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移动微法院”等平台,当事人“动动手指”就可以轻松完成网上立案、调解、开庭、接收法律文书、缴费等各项诉讼活动。目前,泸西县三个人民法庭均建成数字法庭,加快人民法庭智慧化、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切实减轻当事人诉讼成本,提升便民质效。

初心不改 守好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

人民法庭站在定分止争、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泸西法院人民法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探索推进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

三塘人民法庭在党支部的引领下,立足审判岗位职责,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结合辖区多为山区的地理区位条件,多采取“巡回审判+法治宣传”模式,将法庭搬到家门口,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将法治思想注入人民群众内心。同时协调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等行业部门调解组织及基层调解组织,结合司法确认程序,将诉前委派调解作为推动人民法庭工作的重要载体。

中枢人民法庭结合受理案件类型多为家事纠纷的特点,以建设“家事审判”特色法庭为抓手,充分发挥法庭与所辖乡镇、司法所、村委联动作用,不断注入调解力量,聘请1名特邀调解员常驻法庭,聘任48名家事调查员,选聘2名心理咨询师指导家事案件调解工作,成立“荞香缘”家事调解室。十年来,中枢法庭共审结2201件婚姻家庭类纠纷案件,均得到有效化解,做到无一错案、无一矛盾激化案件。

服务中心工作 唱响前沿阵地最强音

近年来,泸西法院三个人民法庭积极发挥“前沿阵地”作用,不断服务基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大力推进诉源治理工作,融入地方党委政府推进的社会治理改革中。

全力做好审判主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妥善审理辖区各类矛盾纠纷,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金马法庭结合辖区相邻权纠纷、土地纠纷矛盾较多的现状,成立“和+亲”调解室,大力倡导建立良好、文明、和睦、和谐的邻里关系。同时与乡镇党委政府、村委、司法所协同联动,就地聘任调解员,大力推行委派(委托)调解、协助调解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把矛盾化解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把人民法庭建设成维护社会和谐安宁、服务地方发展的前沿阵地。

自觉将人民法庭工作置于县委和政府的工作大局中谋划,用足司法职能服务保障社会稳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泸西法院充分发挥基层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依法妥善化解各类涉农纠纷,邻里相邻权纠纷等,积极开展平安法治进农家普法宣传,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助力法治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李明 罗旋 张龄心 王圆圆 龙清清 红河中院供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