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区获批建设全国首批、昆明市首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

时间:2022-09-20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栗莉

近日,昆明市官渡区正式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全市首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建设期自2022年8月至2025年7月。

官渡区作为全国首批、全市首个获批建设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在此之前成功培育了全省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示范市场,西南地区第一家批复建设、第一家国家通过验收的地(市)级保护中心——中国(昆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也在官渡落户,并凭借“十个率先”的工作举措以优秀等次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验收考核。官渡区不断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管理体系、创新体系、运营服务体系,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优质发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取得累累硕果。

今年,围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深化改革任务,官渡区紧扣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官渡区)的建设要务,修订并发布《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官渡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方案》《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官渡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涉及知识产权政策等文件,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能力显著提升,实现了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发展创新,推动人才和区域建设。

创新驱动,官渡区率先建立了全省首个“检察+侦查+行政+企业”四位一体知识产权协同机制,构建起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2022年4月,官渡区市场监管局与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联合会签《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关于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的意见》,推动深化监管、执法、司法衔接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畅通行刑衔接;建立联合执法办案机制,构建监防大格局;建立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共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新格局。健全信息共享机制、联合执法机制、协助调查机制、联席会议机制、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建“检察+侦查+行政+企业”四位一体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领域监管执法协作效率,共同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截至目前,共查办商标侵权案件94件。

增量提质,商标有效注册量位列全省前列彰显官渡成绩,以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官渡区加大《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官渡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的落地及宣传,扩大政策知晓面,积极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工程,促进和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创造和创新创业工作,提振企业信心。近三年来,官渡区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有效量年均增长分别为31%、66%,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在全省、全市县域中位列第二。截至2022年7月底,全区发明专利有效量2689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4件,商标有效注册量达55737件,均位列全省前列。全区累计引导培育区内企业获国家、省、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优势)企业116家。2020年,辖区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实用新型专利荣获中国专利银奖。

为民服务,率先探索知识产权宣传服务“十二进工作法”官渡路径,直通基层“面对面”,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探索知识产权宣传服务“进自贸区、进数字港、进商城、进市场、进园区、进企业、进协会、进商会、进网站、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工作路径,开展“第六届官渡区企业知识产权交流论坛”,邀请了官渡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代表、高新技术企业代表,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优势企业代表等参加交流;在官渡电子商务产业园建成“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培训暨昆明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区域性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智行官渡2022”暨官渡区优化营商环境“助企直通车”专场服务活动;在昆明东站农贸市场开展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志愿服务活动,向广大市民发放宣传手册、讲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同时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在辖区企业、专业市场、行业协会等举办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实务培训会、知识产权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讲座,并召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企业座谈会,送服务上门,服务辐射万余人次。

全省率先在商贸市场、辖区街道等设立16个知识产权工作站,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宣传,畅通企业反馈侵权问题途径。(其中围绕官渡区产业布局和发展,在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东聚汽配城、官渡科技创新创业园、云南康乐茶文化城、昆明滇创铭泰孵化园、官渡电子商务产业园、官渡区青年(大学生)创业园、云子博物馆等建成知识产权工作站。)

全面覆盖,着力打造“互联网+宣传服务”线上线下官渡模式,融合推进知识产权宣传服务。

官渡区以线上线下融合互补、交叉覆盖工作模式,推进知识产权宣传及服务,线上通过视频讲座、直播培训、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等方式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及咨询答疑,面向全区广泛宣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线下通过定期进商城、进市场、进企业开展专场政策宣讲、纠纷调解、维权咨询、申报指导等服务,利用宣传栏、电子屏或悬挂宣传标语、开展线下咨询、执法检查,整合现有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司法、检察系统线上受理平台及线下服务窗口资源,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维权运营服务。

在“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科技活动周”,线上开展官渡区进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实务培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暨银企对接活动;举办以“知识产权与青年——锐意创新,建设未来”为主题的“第六届官渡区企业知识产权交流论坛”;举办“提升企业商标管理水平,增强知识产权风险防范”专题培训会等。线下在官渡古镇举办的“古渡渔灯明、版权伴你行”版权保护启动仪式;在官渡电子商务产业园举办“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培训暨昆明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区域性公共服务平台挂牌仪式;在云南康乐茶文化城召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企业座谈会;在连云宾馆举办面向南亚东南亚知识产权人才培训会等。截至目前,共吸引3000余人次、500余家企业参与活动,答复群众、企业咨询500余次。积极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事业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提高全区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助力官渡区建设一流营商环境。

强强联合,率先构建“1+1+1”职能部门、专业机构、科研院校“三位一体”官渡特色联动机制,共同推进知识产权保护。

依托优质科研院校及知识产权服务专业机构资源,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职能部门、专业机构和科研院校的互联互通“1+1+1”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专家进官渡”机制,强化知识产权智库建设,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理论及实务论坛,推动官渡区知识产权保护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有效解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实效,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依托南亚东南亚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中国(昆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支持行业组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不断提升知识产权行政、司法队伍专业化能力。在社会共治层面引入有专业知识、有社会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专业律师,鼓励其参与到知识产权领域矛盾纠纷调解、案件代理、维权应对指导和普法宣传等工作中,共同夯实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建设,构建知识产权社会共治新格局,营造知识产权保护良好环境。

解民所需,倾力打造“官渡知识产权大课堂”服务品牌,提升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企业是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主体,是知识产权发展的关键。为充分响应创新发展需要和企业需求,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切实提高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增强企业知识产权维权和风险防范意识,官渡区结合区域重点特色产业布局,在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东聚汽配城、云南康乐茶文化城、官渡电子商务产业园等重点企业、协会、商会常态化举办“知识产权大课堂”专题系列课程培训,截至目前,企业及经营户代表已有100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会的成功举办加强了辖区企业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知识产权人才能力,为自贸区开展进出口贸易保驾护航。知识产权大课堂专题系列培训活动将在企业、市场、行业协会持续开展。(栗莉 官渡区融媒体中心 官渡区市场监管局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