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玉溪这十年”红塔区专场发布会召开,据会上消息,党的十八大以来,红塔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明显改善,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全区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60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034亿元,人均GDP17.6万元,在全省129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一。
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夯实,粮、烟、菜、药、果、花、畜健康发展,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0家,省级“10大名品”、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4个,建成省级“绿色食品牌”示范基地1个,“三品一标”认证27家92个产品。2021年一产增加值23.33亿元,比2012年增加11.47亿元,年均增长5.7%。
工业转型升级势头强劲,培育了玉昆钢铁、赛灵药业、云南正成工、太标等本土实力企业,玉昆、汇溪、福玉3家企业整合成为全省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成功引进了山东丰元、云南恩捷等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多点支撑、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力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山东丰元年产10万吨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云南恩捷年产16亿平米锂电池隔离膜生产线等项目开工建设,一批标准化厂房建设稳步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12年的87户增加到2021年的144户;2021年二产增加值628.10亿元,比2012年增加159.46亿元,年均增长3.5%。
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旅游+”融合发展持续加快,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青花街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持续打造玩酷公园、玉见省运·商旅街区、淘宝街、极中心、庙街里等一批特色消费场景,累计接待游客9000余万人,旅游收入超682亿元。2021年三产增加值382.85亿元,比2012年增加253.96亿元,年均增长11%。
在城乡统筹方面,城市建设展现了新面貌。先后完成西河路、玉洛路、红塔大道延长线等30余条市政道路改扩建,建成区路网密度9.08公里/平方公里;高铁新城、科教创新城初具雏形,建成区面积扩展到59.6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73%。城市社区、棚户区等改造项目进展迅速,7081户24784名棚改居民实现安居梦。
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美丽村庄创建、乡村振兴“百千万”等工程,全面开展清理整治农村临违建筑和危旧房屋专项行动,77个村(社区)759个村小组人居环境全部达到Ⅰ档标准,建成省级美丽村庄4个。“五网”建设成效显著,打造“六纵六横”公路网,晋红、玉楚等高速公路和玉蒙、玉磨等铁路相继建成通车,昆玉电气化改造完成,铁路运输步入高铁时代;105个村(社区)道路硬化率、客车通车率均为100%,442个自然村道路全部硬化。
此外,建成各类水利工程7665件,启动中心城区抗旱应急供水工程,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达100%,中心城区40多万人饮水困难问题有效解决。全国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试点有序推进,建成开通5G基站1400座,4G网络实现自然村全覆盖,5G网络实现重点集镇人员密集区基本覆盖。(周佳艺)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