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这十年】新型工业化发展为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时间:2022-09-06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杜浩楠

“云南省红河州是云南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一直是红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红河工业发展,新型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工业总量逐年增长、体量持续扩大,工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新旧动能转化步伐加快、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9月5日,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伟在“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新型工业化专场上说。

壮大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更加稳固

十年来,红河州坚持把工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确保工业发展汇聚新动能,增速换挡不失势,工业经济增速保持中高运行。目前全州拥有34个工业大类、85个工业中类、135个工业小类,工业基础好、产业体系全的优势进一步巩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持续提升。

按照“培育扶持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引导促进一批”工作思路,持续实施州级新增企业奖励补助及上台阶奖励政策,大力引进培育市场主体,全力促进“休眠企业”恢复生产,不断壮大全州工业经济主体总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213户增加到2021年的479户,净增266户,增长2.25倍,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达160户,其中超百亿元的有4户。

夯实工业基础发展后劲更加强健

红河州深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发展方式上正逐渐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云锡锡冶炼、云锡锡化工、鑫联环保、云南解化等多家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引进工艺技术和关键设备等方式,生产技术及工艺在全国乃至全球处于领先水平。截至目前,全州共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9户、州企业技术中心34户。

多方筹集资金,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开展园区优化提升工作,园区服务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优化。建立州(县市)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制度,推行“会议协调、并联审批、互不前置、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不破法规破常规”全力推进工业重大项目建设。共实施省级“3个100”工业项目118个,以晴、惠科项目实现“当年引进、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创造和定义红河州发展新速度。

建设新型产业体系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坚持做优存量与做强增量并重,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聚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烟草、有色、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抓紧淘汰落后产能、培育传统产业增长新动能。实施“腾笼换鸟”,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以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实现高速发展,占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3.2%提升至24.9%,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实现从无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3户,总产值达369亿元。

推动工业绿色转型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红河州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深入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不断优化提升发展环境。

资源综合利用规模逐步扩大,全州共有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19户,骨干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效益不断提升。2021年,全州共有规模以上资源综合利用工业企业8户,规模以上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数量占全省45户的17.8%,全州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约为60%。绿色体系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节能降耗取得较好成绩。

着力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民营经济突破千亿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以“扩总量、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增效益”为主线,建立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协调服务机制,聚焦“去痛点、破难点、通堵点”,更加精准高效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实施微型企业、“专精特新”成长型中小企业、民营小巨人培育三项工程,开展“双培双优”行动,持续用力优化营商环境,用心用情解决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共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户、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4户、省级专精特新“成长”企业74户、州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户。全州不断加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个、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2个。

民营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民营经济增加值从2012年317.7亿元增至2021年1486.93亿元,突破1000亿元大关,年均增速达10%以上。

推动数智赋能全州发展信息化基础进一步夯实

坚持以需求及应用为导向,不断加快布局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市区深度覆盖,县城和乡镇重点区域全面覆盖,边远地区一网托底的信息网络格局。积极推进新型应用场景运用,推动信息技术为教育、医疗、交通、工业等领域赋能、赋智。实现蒙自、河口主城区,其余县市城区核心区域,自贸区、综保区及经开区、中职以上院校、二级以上医院、全州所有4A、5A级景区、全部特色旅游小镇等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光缆建设总长度(皮长)达21万公里,城区和乡镇光缆通达率达100%、农村达98.5%,城区、乡镇、农村网络覆盖率均达100%;边远农村地区网络覆盖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49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5G基站建设已全部完成,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4G网络和光纤宽带网络全覆盖。

红河卷烟厂易地技改搬迁项目通过构建云数据中心、物联网、ESB集成平台,实现柔性化、精益化及智能化生产,成为国际一流的卷烟生产系统;润鑫铝业电解铝智能制造技术开发应用及智慧工厂建设项目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及云南省工业互联网“三化”改造试点示范项目。(杜浩楠/文 红河州委宣传部/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