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江川:花农抱团发展 打响绿色节肥“金字招牌”

时间:2022-09-06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吉桂琼

近年来,云南玉溪滴源花卉产销专业合作社采取“自营基地+带动农户”的经营模式,将原来分散的花农集中起来抱团发展,统一种植技术和栽培流程,在市场上打响了绿色节肥的“金字招牌”。

在位于江川区江城镇左卫村委会东街村东头寺的花卉基地,社员正在召开每月一次的碰头会,共同研究高温天气下种植花卉遇到的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大家的问题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后,合作社的理事长方贺成又就基地8号示范推广大棚内的新品种花卉,向社员们讲解每个阶段的栽培注意事项。

“我们社员花棚里统一铺盖复合土工膜,采用的是三布两膜,栽花时用的农药化肥一点都不会渗透到土壤里,基本实现了生产污水零排放、对土壤及周围环境零污染。”方贺成介绍,由于该合作社采用无土栽培,又自创了底部自吸式灌溉,花农们在节省化肥、农药、生产用水的同时,还实现了绿色种植。“如果把江川的花卉产业都做到这个程度,我们星云湖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就会大幅削减,水生态环境就会得到修复。”

花农李双华以前主要从事康乃馨鲜切花种植,了解到玉溪滴源花卉产销专业合作社无土绿色种植技术,以及合作社的产销模式后,于2020年加入合作社,并成为了合作社的新品种栽培推广技术股干。

“绿色种植技术最明显的是化肥施用量大幅降低了,原来的化肥使用量一桶水用三瓢,现在一桶水只用了一小碗,污染少多了,现在农药也不用,挂黄板就可以防虫。”李双华说,同样种3亩花,加入合作社以后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值却上升了,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自己花心思决定种什么品种,更不用担心销路。     

据了解,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主要以舞春花、天竺葵、万寿菊、球菊等盆花种植及销售为主,在市场上打响了“玉滴源”绿色花卉金字招牌,有了长期稳定的客户群。每年的8月底至次年的4月份是旺季,在这期间,李双华家每天至少能有1万多盆鲜花上市,且价格稳定,年毛收入50多万元。

方贺成介绍,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行模式,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与农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社员由刚成立时的5户增加到今年的72户,社员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92%,产品质量优,亩产值比以前高很多,现在入社的成员收入普遍比非入社成员高32%以上,个别种植技术好的农户已实现年收入15万元以上。(吉桂琼 江川区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