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景东县全力打造“茶出银生无量景东”城市品牌,努力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样板地、高质量绿色发展示范区、文化康养旅游重要节点,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8月31日,“普洱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景东专场发布会上,景东彝族自治县委书记张泽忠介绍,十年间,景东全县GDP从2012年的49.1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117.8亿元,年均增长8.7%;人均GDP从2012年的11751元增加至2021年的39133元,年均增长12.8%。2017年度、2019年度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进位县”“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
(发布会现场 周思雨摄)
这十年,景东县坚持强信心、聚民心、筑同心,感恩奋进的力量全面激发;抓统筹、聚合力、摘穷帽,兑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坚持强优势、补短板、增活力,奋力抢占现代绿色产业发展新高地;坚持打基础、强支撑、谋长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坚持健机制、促实施、严治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坚持强法治、促团结、保稳定,和谐发展局面持续巩固;坚持惠民生、增福祉、暖民心,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坚持强基础、严纪律、转作风,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十年里,实现110个贫困村18808户66299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16858元、5022元增加至2021年的34988元、14168元。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8.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8.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7.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22.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61亿元、占比51.8%,三产融合发展势头强劲。
(景东无量山 景东县文旅局供图)
这十年,景东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水网电网保障更加有力。累计投资34.73亿元,建成青龙水库、撇罗水库等一批水利工程;按照“东接西优南延北拓中改”的规划建设思路,新建改建市政道路76公里,持续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建成三弦广场、无量广场、河滨公园等一批公园广场,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235.29公顷。综合交通建设更加完善。高等级公路、“四好农村路”建设协同推进,完成综合交通投资207亿元,景文高速、南景高速、墨临高速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里程达103公里,新增农村公路里程4481公里,新增硬化道路2082公里,实现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建成4G、5G基站1297座,智慧停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基建项目加快推进,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宜业宜养宜游。
(景东哀牢山杜鹃湖 普洱市文旅局供图)
今天的景东,区域性交通枢纽作用凸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成为了吸引产业转移和投资兴业的洼地,120米全可动脉冲星射电望远镜建设、“哀牢山—无量山”国家公园建设和文井土林、无量剑湖等一批重点项目,文旅、农旅、茶旅、科旅、康旅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
十年间,景东县森林面积增加4.5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的66.82%提高到2021年的77.01%,全县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4%以上,先后荣获“中国黑冠长臂猿之乡”“中国灰叶猴之乡”“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称号,入选全国“最美县域”榜单。2016年,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累计获得转移支付资金5.1亿元,成为中国首个“TEEB项目示范县”;受邀参加COP13边会并作交流发言,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例;黄草岭村作为“生态红利”典型案例在COP15大会上向全世界展示。获得全省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先进县城荣誉称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工作持续推进。
今天的景东,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十年来,景东坚持以文化引领发展,成功申报最大型三弦雕塑和最大型三弦弹奏两个吉尼斯世界纪录;推出无伴奏彝语民谣《无量呼吸》、原生态歌舞《彝山素描》等文化精品剧目;彝族刺绣、羊皮舞、大帮腔等9项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安定镇被命名为“云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彝族刺绣 景东县人民政府供图)
张泽忠表示,下一步,景东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加快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样板地、高质量绿色发展示范区、文化康养旅游重要节点,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戴铮)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