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新化乡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位于绿汁江南岸,素有“十年九旱”之说,用水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农业发展。面对因农业用水带来的发展障碍,新化乡通过进行水价综合改革,以灌区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试点先行,探索农业用水自治,不断完善运行管护、水价形成、精准补贴、用水管理机制,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切实改善灌区农业灌溉现状。
“现在水架改革,刷卡用水,种庄稼、栽蔬菜都很方便了。”在新化乡鲁一尼小组依施河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点,村民杨永高正在刷卡取水灌溉农田。据了解,水价没有改革之前,依施河灌区农田的灌溉方式以沟灌为主,沟灌时常引发农户用水矛盾以及四处拉水的艰辛,水价综合改革之后,有效解决了水资源调配不均匀的问题,极大的节约了农户的用水成本,助推产业发展,增加了群众收入。
由于水利基础设施差,水资源分配不均,多年来,水一直是制约新化乡农业发展的痛点,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用水需求量更是显著增加。为有效解决用水问题,新化乡人大代表到小组召开群众会,入户走访,做宣传,整合现有水利设施产权运用,探索实施“公司+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用水户”的合作模式,成立新平县依施河农业专业合作社,承担依施河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过渡期的运营管理,不断完善管网配套设施,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形成科学集成的灌溉体系。
“通过这次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农民用水方便了,设施也有所改变。以前用水是农户用车拉,用抽水机抽,油钱贵不说,用水也不安全,路途也不安全,用水改革之后,省时、省钱、省工!”新化乡人大代表、依施河农业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吴丽琼介绍。
在农业水价改革的过程中,新化乡人大代表从百姓的需求出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群众自治自管为抓手,引导群众民主决策,探索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形式,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民群众全过程参与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甸末村支书苏健平说:“老百姓之前没有想通为什么要收钱,通过我们人大代表召开群众会,做了解释工作之后,老百姓也想通了这是件好事。他们自己拉水每年要两三千块钱,现在几百块就把一年的蔬菜、烤烟的用水解决了。改革之后,水价分两种方式来收,一种是沟灌的按亩收,一亩30元;另外的烤烟、蔬菜这些按方数收,一方五角钱,农民得到了实惠,也比较满意。”
伴随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不断推进,灌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实现了土地流转,有效利用了闲置土地,并栽种了高效经济作物。当地以蔬菜为主导的产业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短短几个月内改革成效不断提升,光是番茄种植,就从以前的1000多亩增加到现在的3500多亩。
“目前带来最大的效益就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前种植低效益包谷、烤烟,供水有保障以后,我们产业结构调整为蔬菜种植业,实现农户低收入到高产值的转变。”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吴政辉介绍,依施河灌区灌溉总面积4.41万亩,此次改革范围覆盖全乡6个村委会31个村民小组960户4170人。通过改革,群众节水意识得到增强,全面建立健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机制,让农田水利工程得到良好运营和管护,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得到补充,农业用水基本得到保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多,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普平 杨子仙 新平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