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这十年】立足区位优势 全方位构建沿边开放新格局

时间:2022-08-25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杜浩楠

“红河州地处沿边,是连接东南亚大通道,具有明显的抵边优势、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红河州切实扛起打造沿边开放示范区重任,抢抓RCEP生效实施重大机遇,强化服务和融入‘大循环双循环’贸易环境,形成了多元开放、互利共赢的新发展格局。”8月24日,红河州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州自贸办主任和涛在云南省红河州“红河这十年”系列发布会沿边开放发展专场发布会上表示。

对外贸易实现新突破

十年来,红河州充分发挥沿边、跨境区位优势,加强与东部沿海、西部发达地区及东南亚国家区域合作与对外交流,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沿边开放新格局。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12年的36.51亿美元提高到2021年的59.1亿美元。利用外资成效显著,实际利用外资从2012年的2871万美元提高到2021年的7170万美元。

大力推进贸易市场主体倍增行动,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从2012年的540户增加到2021年的1626户。不断巩固和扩大对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传统市场的贸易规模,积极挖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新兴市场潜力,开拓海外市场。目前红河州与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贸易往来,以越南、老挝、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为主,与文莱、西班牙等83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零突破。

园区平台实现联动发展

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边合区)聚焦于“沿边”“跨境”特色,努力开展差别化试点改革,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围绕加工及贸易、大健康服务、跨境旅游、跨境电商“四大重点产业”,累计签约合作项目56个,协议总投资411.7亿元,其中37个项目企业已注册落地。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05.92亿元,累计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8户,累计利用外资1317万美元,累计新设企业2994户。

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从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基本形成以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电子信息为主导,化工、钢铁等为辅助的工业和物流、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2013年以来,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13.5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115.85万美元。入驻企业从2013年192户增加到552户,规上企业达122户。红河综保区实现从单一保税加工向跨境电商、保税物流、设备租赁、一般贸易等多种业态及内外贸并存转变,入选首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名录;蒙自经开区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高标准深化“五区”联动、“市区”融合。以滇南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建立“五区”联动发展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强化在开发建设、项目信息、产业发展等方面沟通对接,将改革创新经验相互进行复制推广。建立“市区”融合发展互动机制,统筹园区与县市国土空间、城乡、综合交通等同谋划、同发展,不断优化整合“五区”与县市规划、产业、项目对接。同步协调招商引资政策和标准,不断增强红河州整体对外吸引力,全面提升招引能力。

贸易新业态发展成效显著

2021年12月8日首票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9710)货物顺利通关。2022年1月红河州获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六批跨境电商综试区。2022年1至6月完成跨境电商交易额2.8亿元,新增跨境电商注册企业35户。红河综保区建成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完成与省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对接,跨境电商保税监管仓投入使用,开通1210保税进口跨境电商业务。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投入运营,创新开启“互联网+边民互市”出口管理模式。

2021年2月25日“互联网+边民互市贸易监管模式”获批以来,所有边民互市进口商品全面实现线上结算模式,实现边民互市业务跨境汇款、收款、账户管理、国际收支申报的“全流程、电子化、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一级市场累计结算71431笔,金额55543.31万元,二级市场结算3962笔,金额3217.93万元,边民开户签约113户,二级市场签约9户。

现代物流产业提速发展

构建智慧物流新体系。建成集仓储、车辆、信息、支付等功能于一体的州级智慧物流共享系统,布局8个县市,完成县乡村三级站点人员培训,累计下载20000次,注册驾驶员1864人,线上在线车辆351辆。建成弥勒运捷科技网络货运平台,与省级监测系统无缝对接,入驻企业105家、车辆1860台,发货与承运累计240万吨、5.35万车次、运费12578万元,带动就业2000人。河口口岸进出境公路运输企业备案69户,备案进出境运输工具批准行驶口岸为河口的车辆1.65万辆。

建设物流产业园区。统筹规划建设辐射滇南地区的蒙自大物流园片区云南新亚太物流港,入驻企业17户,逐步形成集电子商务、物流运输、冷冻冷藏、劳动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物流园区。云南能投物流与越南合作海外仓挂牌运营。建成红河州(蒙自)智慧物流产业园,顺丰、京东等13家物流企业入驻,形成集仓储配送、信息服务、平台交易等为一体的物流产业基地。

推行物流“统仓共配”模式。打造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成州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1个,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11个,乡镇电商物流服务站96个、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点592个,入驻快递品牌14个,布局快递网点797个、邮政网点181个。县级物流网络覆盖率、乡镇快递服务覆盖率均达100%。推动县域物流中转分拨中心与乡村物流服务站点有效联接,降低城乡物流成本,县城发往全国快递价格由首重1公斤/12元,降至5公斤/6元。2021年红河州成为全省第二个农村电商综合示范项目全覆盖的州市。

口岸通关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建立了口岸管理部门和口岸联检单位间常态化、制度化的议事协调工作机制,通过凝聚商务、海关、税务、边检等部门合力,不断优化提升口岸管理服务能力。与越南老街省、莱州省建立疫情期间沟通协作工作模式,双方达成“有效防控保贸易”共识,建立了“互不入境,界桥会谈”的交流机制。

推广运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出口企业享受“一点接入、一次提交、一次查验、一键跟踪、一站办理”特色服务,货物申报时间从4小时缩减至5至8分钟。探索运行非入侵式检查设备,开发物流信息化管理平台、口岸卫检智慧防线系统、边民互市检验检疫智慧监管系统等,促进提升口岸智能化水平。落实通关一体化等重大改革事项,对进口铁、铅、锌等五种矿产品施行“先验放后检测”监管模式。执行鲜活农产品进口附加条件提离优惠政策及预约通关措施,完善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2021年全州口岸完成进出口267.31亿元,进出境货运量463.17万吨。(杜浩楠/文 红河州委宣传部/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