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这十年】文山特色“喀斯特绿洲”初现

时间:2022-08-25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王立祥 汪富军 郑雨

8月24日下午,“文山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生态文明建设专场在文山州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上,州生态环境局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生态环境工作有关情况作了详细介绍。

“十三五”以来,文山州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将生态文明创建工作融入和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砥砺奋进的十年,铺开一副水清岸绿、天蓝景美,生态环境优美宜人的画卷。全州组织实施了生态环境保护“十项行动”、美丽文山建设、“绿色家园”行动,在石漠化综合治理推进中探索出的西畴“六子登科”模式,更是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文山实践,2021年10月,西畴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目前,全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9.6%,州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100%,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其余7县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全州境内12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水质优良比例为100%。全州空间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提升,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面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建设美丽文山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实现了天蓝、地绿、水清的优质环境,描绘出一幅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生态画卷。

勇往直前的十年,走出一条生态和谐、宜居宜业,生态底色靓丽多姿的道路。按照省委省政府对文山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石漠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示范区的要求,州生态环境局主动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全州发展大格局,聚焦绿色铝、三七、现代农业、文旅康养四大重点产业培育,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的投入力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构建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积极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全面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落实,严格落实能源消费、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在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节水、低碳等行动,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同时,围绕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抓好以“一湖一河”为重点的河湖保护治理工作,实施普者黑、盘龙河为重点的河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动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稳步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修复,确保全州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为全州生态环境向更好更优方向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空间。

坚持不懈的十年,建成一座草木葱茏,绿意盎然,生态屏障安全牢固的绿洲。深入实施石漠化治理、饮用水源保护、生态移民等重点生态工程,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立足文山生态环境多样性、独特性、敏感性、脆弱性的实际,提出了加快推进绿色文山建设、把文山打造成为北回归线上宜居、宜业、宜游“喀斯特绿洲”的思路。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开展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切实守好祖国滇东南生态安全屏障,初步建成了具有文山特色的“喀斯特绿洲”。

目前,全州共创建州级生态文明村692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90个,创建了绿色学校172所、环境教育基地5个、“绿色企业”25个、“绿色社区、机关、家庭”77个。

攻坚克难的十年,打好一场拼搏奋进、迎难而上,守护绿水青山的硬仗。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敢啃“硬骨头”、专攻“老大难”,以鲜明的态度、坚决的措施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16年启动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以来,全州共历经了5次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目前,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整改类问题涉及文山州23个、“回头看”反馈问题涉及13个均已完成整改验收销号。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涉及文山州17个,已完成整改3个,达到序时进度14个,交办群众投诉举报件100件,已办结98件。省级环保督察反馈意见问题31个,完成整改30个,省级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问题52个,完成整改47个。

展望未来的十年,文山将成为一面绿色转型、低碳健康,生态产业竞相迸发的旗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州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定恢复,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产业、以绿色铝材为支撑的矿电产业、以康养为特色的旅游业、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矿产资源、生态资源、能源资源和社会资源实现高效利用,宜居、宜业、宜游的喀斯特绿洲基本建成,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如今放眼文山,蓝天白云辉映相伴,城镇乡村绿色环绕,河流湖泊碧波粼粼,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新的征程,文山州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守底线思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筑牢滇东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让文山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王立祥 汪富军 郑雨 文/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