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思茅:村集体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时间:2022-08-24来源 : 新华社作者 : 吕品 周安禹

万亩有机茶园、咖啡加工厂、甜龙竹基地……在普洱市思茅区,一个个乡村产业项目活力迸发,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思茅区南屏镇整碗村有机茶园)

近年来,思茅区紧紧围绕“7+N”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采取“区级统筹、部门联动、乡镇实施、村级受益”的方式推进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升级,破除集体经济发展痛点、堵点、难点,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努力推动全区80%左右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内达20万元以上。

(倚象镇平掌村看牛山茶叶初制所)

思茅区在建强基层组织、建强骨干力量等方面优措施、下功夫、出实招,2021年,134名致富能手进入村“两委”,一批懂产业发展的干部挑起大梁。同时,强化乡镇(街道)党(工)委统筹领导,同步组建村集体经济组织,鼓励党组织、党员领办合作社,推广“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在56个村逐步建立专业合作社,提高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让农户从“单打独斗”到“组团式”协同发展。

(收获咖啡豆的喜悦)

“以前,部分村两委班子制度不健全、村级事务决策程序不规范,‘三会一课’流于形式,班子成员拧不成一股绳。”这曾是困扰部分乡镇的难题。思茅区以农村党建“强基固本”项目为抓手,深化村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工作,出台《思茅区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和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办法》,制定集体经济发展方案,通过开展“双提升”行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组织村“两委”干部、农村党员学习乡村振兴、项目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等有关政策,举办茶叶、咖啡、经营管理等主题培训班34期1896人次,提升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的工作能力。

(茶农采茶 )

“茶叶一直是我们村的支柱产业,但存在茶产业散弱小、产量低、销路愁等难题。”倚象镇柏木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和银说。思茅区围绕有机茶、咖啡等支柱产业,探索“党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在精深加工上加大投入力度。从2021年起,共实施有机茶园转换、茶叶初制所、咖啡加工厂等茶咖产业项目50个,2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20.3万元,老安寨古茶、北归咖啡等品牌效应得到提升,实现了产业提质、收入翻番的“双赢”目标。

(果实累累的咖啡树 )

“这一大片都是甜龙竹,是我们村特色产业。”思茅街道莲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志国谈及村里的甜龙竹基地一脸自豪。思茅区围绕高原特色产业优势,构建完善“龙头企业绑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绑农户”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发展甜龙竹、人工菌种植和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莲花村、橄榄坝村等14个村通过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38万元。

(思茅街道莲花村甜龙竹 )

在巩固原有支柱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上,思茅区持续延伸产业链条,拓宽辐射带动效应,通过蔬菜配送、文旅开发、农特产品进超市和菜篮子直销店等,开展产、购、销、加工一条龙服务,26个村通过围绕经营服务、乡村旅游等“三产”融合,集体经济增收410万元。依托百里普洱茶道、龙潭湖、思茅港港口、万亩茶园等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吕品 周安禹)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