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这十年】高位推动文化强州建设 为文山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时间:2022-08-16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王立祥 张晓依 罗明磊

8月15日下午,“文山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文化强州专场发布会上,云南文山州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庭江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山州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工作作了详细介绍。

高擎思想旗帜铸牢信仰之基

文山州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共同理想凝聚行动共识,不断掀起理论宣传与学习热潮。十年来,全州共开展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专题学习1.4万余期(次),举办各类理论学习、集中培训、专题研讨4.3万期(次),在职干部参学率达100%。十年来,全州共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宣讲活动10.4万场(次),开展文艺宣传宣讲86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万份。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和“西畴精神”“决战脱贫攻坚”等专题理论研讨征文活动,总结研究文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推动改革发展的创新举措。十年来,全州共组织开展征文研讨活动830余期,撰写理论研讨文章6.35万余篇。

壮大主流舆论激扬奋进伟力

十年来,全州基层宣传舆论阵地不断得到巩固提升,全州8县(市)融媒体中心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综合传播力指数稳居全省前五;文山市融媒体中心建设位居全省前茅,两次入选全国县融中心优秀案例,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开办“学习强国”文山学习平台、“文山发布”、《新文山》,文山日报社实现纸与网整合、融合,形成“九位一体”的宣传矩阵,文山广播电视台创造出“融媒体+新闻宣传+政务服务”新业态,“视听文山”短视频作品入选全国300个网络正能量榜样,抖音号入选全省100个网络正能量传播示范账号。十年来,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央媒刊(播)文山新闻报道1.1万余篇(条),省级媒体刊发文山宣传报道12万余篇(条),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央视《新闻联播》等重要版面、重要栏目推出了《云南西畴:石旮旯里劈出致富路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山变青、产业兴 》《罕见双色“并蒂莲”花开普者黑》等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有热度的优秀稿件,打造了《云南边陲三代“守边人”的赤子之心》等一批新媒体爆款产品,为讲好文山故事、传播文山声音、塑造文山形象作出了重要贡献。

深化道德建设培养时代新人

十年来,文山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五大创建”,以“七城创建”的创新举措全域创建文明城市。截止目前,全州共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1个、全国文明村镇14个、全国文明单位16个、全国文明校园3个;有省级文明城市3个、省级文明村镇81个、省级文明单位167个、省级文明家庭14个、省级文明校园30个。着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全州8县(市)均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993个;成立文山州志愿服务联合会,组建“8+N”志愿服务队伍2000余支,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在全国志愿服务系统注册志愿服务队1558支,注册志愿者数量达84436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持续加强理想信念和感恩主题教育。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教育,建设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个、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7个、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1个。实施文明乡风提升“八大工程”,建设一批文明乡风示范村,评选出第一批8个州级最美民族村,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选树一批“最美家庭”“书香家庭”“新时代乡贤”等先进典型。推出了一批新时代道德标杆,用榜样照亮人们的精神世界,截止目前,先后选树时代楷模1人、云岭楷模7个;全国道德模范2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省级道德模范18人、提名奖15人;中国好人9人、云南好人17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8个、全国最美家庭9个;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1人、学雷锋活动示范点2个,云南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12个、岗位学雷锋标兵32人;新时代云南好少年7人。

坚持惠民理念推进文化繁荣

全州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文山人民广播电台、文山电视台改革合并工作及9个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任务,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基本理顺,“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机制不断完善,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和广播电视“村村通”清流设备及农村地区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置换等文化惠民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使用工作取得实效。全州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05个、“文化惠民示范村”19个,群众文化活动小广场340个,完成104个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基层站点建设任务,建成农家书屋1040个;2021年底全州543个行政村、1908个自然村通有线电视光缆,有线电视覆盖约40万户,全州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5%、99.6%。组织实施了103个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项目和337个贫困边境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项目。

全州文化产业稳步发展,转型升级有力推进,“文化+”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突出文旅融合,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拉动旅游,一批精品化、特色化、个性化的康养度假、红色旅游、民族文化旅游项目落地生根。依托“金木土石布”资源,着力打造优秀文化企业,培育壮大了一批本土特色文化产业。截至目前,全州共有文化及其产业单位1997户,其中,文化企业1633户,规模以上企业17户。

全州立足文化惠民,成功举办了多场文化系列活动专场演出和文化惠民演出,全州共组建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60余支,整合乡(镇)文化站开展文化惠民活动4000余场次,惠及群众约200万人次。认真开展“强边固防战疫有我”“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等主题阅读活动,全州乡村阅读季活动参与人数、组织积分均位列全省第一;全州共放映公益电影11.2万余场,译制少数民族语电影567部,“电影+宣讲”模式深受群众青睐。

全州围绕重大题材、重点工作、重要时间节点,组织策划创作了电影《狼兵吼》《石漠花开》、文学作品《猪嗷嗷叫》《太阳转身》《女儿如歌》、编排了大型民族舞剧《幸福花山》、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坡芽歌书》等一批精品。(王立祥 张晓依 罗明磊)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