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缅边境上有个“国际小法庭”

时间:2022-08-09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姜雁南

近日,瑞丽市姐相镇银井涉外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成功调解了一起纠纷:缅甸芒秀村村民的三头猪窜入中国村民家里的西瓜地啃吃践踏,两家人相约来到“国际小法庭”,经过调解、赔偿,双方当事人均表示满意!

其实这样的小纠纷在当地屡见不鲜。姐相镇银井寨位于中缅边境线上,东南面与邻国缅甸11个边境村寨接壤,田地犬牙交错,两国边民时常串门互动、跨境耕作。“缅方猪牛入境糟蹋庄稼”“中方鸡鸭出国觅食生蛋”等纠纷时有发生。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小小的纠纷处理不当便会造成严重后果。于是,在2011年,当地司法所、边防派出所等部门联合成立了“瑞丽市姐相镇银井涉外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并邀请了缅甸芒秀村寨头人、族长、爱国华侨担任缅方调解员,为中缅边民调节生活中的纠纷,因此,调处中心也被亲切地称为“边境线上的国际小法庭”。

走进“国际小法庭”,映入眼帘的便中缅双语的“调解边民纠纷共建和谐边境”背景标语,标语下中方调解人、主调人、翻译、中缅双方当事人座次整齐排列着,在调解台对面,是一本本卷宗,记录着调处中心十年来解决的桩桩件件大小纠纷。翻开《“国际小法庭”纠纷调解卷宗》,所记录调解内容涉及中缅边民“经济赔偿”“涉缅婚姻家庭”“子女上学”“赡养老人”“财产分割”等,当事人姓名、国籍、性别、年龄、住址,纠纷简述,调解结果,上诉及复核结果等信息一目了然。

调处中心设立了实体调解处理、法律服务等站点,采用“一庭一站”无缝对接的方式,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并从行业协会等群众性组织中聘任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直接参与涉外案件的审理。据悉,行业组织参与调处涉外涉侨纠纷100余件,调处率90%以上,涉及标的3亿余元,为群众节省诉讼费近50余万元,自2011年成立以来,累计调解涉外矛盾纠纷200余件,成功率达85%,涉及边民100余人、金额400多万元。

瑞丽市司法局姐相司法所所长刀屯进表示:“调处中心成立11年以来,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和方法上做了很多创新,我们牵头调解纠纷,积极宣传两国的法律法规,促进两国边民的知法守法意识,防止边民突发纷争引发群体事件,努力把边民的纠纷以民间调解的方式化解在基层,坚定维护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姜雁南)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