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迪庆专场发布会在昆明海埂会堂举行。会上透露,党的十八大以来,迪庆州牢牢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和边疆稳固四件大事,建立“五个第一”机制,开展“拥护核心心向北京”主题教育,深化“三个一”思想引领,保持了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大局稳定、经济加快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生态保护加强的良好局面。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
迪庆州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机制确保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形成建立第一议题、第一阵地、第一课堂、第一自觉、第一维稳“五个第一”机制。在2020年2月起持续运行维稳工作“一月一调度”基础上,从今年2月起健全形成“每月三个必调度”机制,有效实现了党对维稳、对经济、对巡察工作的领导。同时,深化做实“拥护核心·心向北京”主题教育,精心组织党史学习教育,深化“三个一”常态化思想教育引领,从2020年4月起至今共播出“一日一播报”735期、“一日一说法”734期、“一周一访谈”105期,教育引领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思想政治基础更加牢固。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6.25%
迪庆州从2021年7月以来明确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干部职工大会,全覆盖“家访”,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群众大会进行宣讲,全覆盖完成系统教育引领、观看《迪庆州维护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片》,开展僧尼遍访等规定动作,全面系统深入开展4轮反分裂反渗透斗争学习宣讲,维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进一步筑牢。
同时,深入推进“科技兴安”大数据智能化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优化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安交界地区建设成效显著,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果明显,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稳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扎实有效,基层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命案发案率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从2016年的全省第12位上升至2021年的第3位,达96.25%。德钦县连续四届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2017年、2021年两次被授予平安中国建设最高荣誉“长安杯”。
18至45周岁少数民族中会说普通话的人数从95.3%提高到99.4%
迪庆州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在全省先期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教育实践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修订《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深入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突出“直过民族”和宗教教职人员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1.6万人次,18至45周岁少数民族中会说普通话的人数从95.3%提高到99.4%;累计投入3亿元深入实施三轮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家、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96家。2021年1月,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13.6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93.27亿元
迪庆州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13.6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93.27亿元,年均增长9.8%,增速位居全省第3位;人均生产总值从2.81万元增长到7.55万元,排名全省第3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15万元增长到4.24万元,排名全省第4位。
迪庆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累计整合投入扶贫资金145亿元(其中上海市和云南省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累计投入对口帮扶资金12.16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2万个,全州7.4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个贫困县(市)全部摘帽,14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实现整州脱贫。抢抓三县(市)均列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机遇,迪庆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以来累计消除返贫致贫风险1554户5474人,2021年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3万元,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55万元。
在补齐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短板方面,2012年以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5亿元,年均增长14.5%。全州公路通车总里程达8689公里,比2012年增加3270公里,增长60.4%。实现县县通二级路、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硬化路,进入“高速时代”“5G时代”。完成香格里拉机场四期改扩建和香格里拉口岸机场建设,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水库容量从0.23亿立方米增加到1.8亿立方米,增长6.67倍。
“十四五”期间,云南省级安排迪庆州发展综合财力补助标准从每年1.5亿元提高到2.5亿元。2021年起云南省财政每年筹措安排资金7041万元,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政策,惠及学生4350人。教育“三包”补助标准从2020年生均4500元逐年提高到5700元。“三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2012年的39%提升到2021年的92.03%。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的65.58岁提高到2020年的70.84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大幅下降。2012年以来,全州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93万人,农村劳动力年均转移就业人数增长到12万人。牢牢守住无疫净土。
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8:40.2:51.8调整为6.7:37.7:55.6,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6%、13%、7.9%。以文化旅游、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能源和绿色矿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加快发展,2012年到2021年全州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55亿人次,累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620亿元。牦牛、葡萄、中药材、青稞、食用菌等产业加快发展,推出国内知名的香格里拉系列红酒、冰酒等绿色饮品,特别是酩悦·轩尼诗敖云红酒进入了国际高端产品行列。托巴、旭龙电站加快建设,乌弄龙、里底电站等运行平稳,2021年底,全州投产运行水电装机规模407.97万千瓦,是2012年的4.39倍。
深入推进以高原生态森林城市为载体的“绿美迪庆”建设
迪庆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推进以高原生态森林城市为载体的“绿美迪庆”建设。建立问题整改落实清单、牵头、会诊和承诺“四项”机制,明确584名河长,2017年以来累计巡河57450次,清理河道面源垃圾3850余吨。实施金沙江重点水域10年禁渔。实施城区供暖项目,全州供暖面积从2012年2万平方米增加到175万平方米,实现了民生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香格里拉市、维西县被列为国家生态综合补偿县。全州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的73.95%提升到77.63%,高于全省62.5%的平均水平,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4. 3%,均居全省首位。
全州基层党组织数量从1872个增至2853个
2012年至2022年6月,迪庆州基层党组织数量从1872个增至2853个,增长52.4%。党员总数从3.37万名增加到4. 14万名,占全州人口总数的10. 7%。推进33个跨省、县市相邻党组织常态化联建,在滇川藏交界执勤点的“马背上”、雪山虫草山、疫情防控一线组建临时党支部。鲜明树立重一线、重实干、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注重在反分裂斗争、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经济发展等一线锤炼和选拔干部。始终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坚决肃清流毒余毒影响。大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中共迪庆州委书记王以志表示,下一步,迪庆将大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奋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平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新迪庆,努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和世界的“香格里拉”。(马琛 迪庆州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