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思茅区:庭院汇聚正能量 党课讲到家门口

时间:2022-08-05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思组轩

灰瓦红柱的凉亭,搭配石桌石椅,四周绿树掩映、清净素雅,中式风格的庭院别有韵味,这是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滇运社区朝晖园小区的庭院。庭院内歌声飘扬、鼓声热烈,社区(小区)部分党员、市区“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党员、居民共同联欢,唱响红歌颂党恩,形成特色鲜明的庭院党课,建在居民家门口的小小庭院发挥出大作用,成为了思茅区开展红色教育、赓续红色血脉的新阵地。

近年来,普洱市思茅区依托各乡镇(街道)社区(小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庭院等阵地,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红色物业创建等,将党的声音随时随地传播到党员群众家门口。

滇运社区位于思茅主城区,共有9个小区1693户5479人,共产党员的平均年龄在77岁,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改制企业家属区。通过精心谋划、科学设计,结合社区老年人居多的特点,2019年起小区内修建了9个庭院,切实打通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庭院党课成为社区(小区)的重要学习交流平台。

红色教育在庭院。走入庭院,屋顶上悬挂的“滇运社区庭院党课”八个字色彩鲜明、引人注目,墙体四周悬挂了宣传标语、党员活动剪影,使党建氛围更加浓厚,这是小区党支部在开展红色教育中形成的特有“庭院文化圈”。红色阵地建在家门口,以庭院党课的方式传播红色教育,有效解决了很多老党员腿脚不便的问题,补齐了集中学习难的短板,成为理论知识学习的加油站,提高了广大党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率。

居民议事在庭院。滇运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服务群众作为鲜明主题,组织小区党支部、小区管理委员会、党员楼幢长、居民代表等人员到庭院开展“群众议事会”,倾听群众呼声,商议解决措施,根据居民需求组织开展“协调邻里纠纷”“规范车位设置”“关爱孤寡老人”“整治小区环境”等为民办实事系列活动,面对面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庭院文化发展注入“红色动力”。

文化娱乐在庭院。小区庭院占地面积不大,却发挥着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作用,成为提升精神文明修养的实践场地。文艺团队不定期到庭院开展志愿服务,通过庭院宣讲、唱响红歌等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大家送去精神食粮。逢年过节,在庭院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让庭院更加艺术化、人文化,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无独有偶,思茅街道西园路社区月光小区业委会盘活利用小区内闲置房屋,打造小区“睦邻驿站”党群服务微阵地。设置“书香长廊”“圆心议事厅”“近心小栈”等设施,充分融合政策宣传、学习、活动、服务、调解、议事等功能,丰富小区居民生活,拉近居民之间距离。“小阵地、大功能”的作用日益凸显,共计800余册图书被募捐到阵地,充实了居民们的“精神食粮”。小小议事厅,承载着小区议事协商的重任,社区工作人员、“三双”工作党员、挂联单位人员、小区业委会成员、物业公司人员、居民们经常共聚一堂,协商小区管理相关事宜,化解居民矛盾,一个个居民之间的小难题、一件件小区治理的老问题在议事厅内得以解决。

据悉,接下来,思茅区还将结合“一社区一品牌”创建、小区物(业)委会组建,进一步提升庭院党课实效,让居民身边的党课成为党员学习提升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和喜迎党的二十大的重要抓手。(思组轩 普洱市思茅区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