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们的茶叶赚不到什么钱,今年澜沧古茶公司来了以后,不仅教我们茶树养护,而且茶叶价格提高了很多。”像糯福乡阿里村这样通过“村企联建”实现农户增收的情况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还有很多。
(开展茶叶加工技术培训 澜沧县委组织部供图)
今年以来,澜沧县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县委“两新”工委组织企业发挥资源、人才、技术等优势与行政村结对共建,通过资源开发、投资兴业、产业培植、技能培训等方式,为乡村振兴“蓄势添能”。
搭架构,架起政企交流“连心桥”。采取“一企(社)一村”“一企(社)多村”“多企(社)一村”等方式,开展“两新”组织与行政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员结对互助”,充分发挥龙头民营企业的势作用,聚焦乡村发展,通过“组织搭台、企业唱戏”,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途径、新模式。
“企业有资金、信息、技术及产品销售方面的优势,对广大农户来说,缺乏的正是这些要素。”县委两新工委负责人说,“这就好比是一大一小两只手,一只有力量,一只需要被拉一把。”目前,共有36个村(社区)与8家民营企业形成结对共建,整合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探索“村级集体有效益,村民个体有收益,帮扶企业有受益”的村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力求实现多方共赢。
(澜沧县糯福乡政府与澜沧古茶公司推进茶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系列合作签约仪式 澜沧县委组织部供图)
谋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新路子”。“建这样高标准的生态茶园,村里没有这个实力,但我们企业能做到。生态茶园建起来后,茶叶品质得到提升,农户可以增收致富。”澜沧古茶公司负责人说。
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澜沧县推广“村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培育休闲采摘农场、订单式农业、生态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经营主体,深化村企共建,不断完善企业与村(社区)、企业与农户“利益同享”的联结机制,实现村企长期稳定实现共赢。今年以来,着力推动澜沧县生猪基地县建设、澜沧县规范化茶叶加工厂项目等11个,持续跟进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土著鱼保护繁育研究中心建设、澜沧县上允镇肉牛交易市场建设项目等5个。
(有机茶园 澜沧县委组织部供图)
建机制,激活人才发展“源动力”。探索“两新”组织向农村选派“科技特派员”,加快实施乡村人才回引,抢抓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组团式”帮扶等机遇,依托“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培育茶叶、中药材、生猪、肉牛、特色蔬菜等产业;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优势,深入调研指导,提供技术服务,培养致富带头人开展农技培训、返乡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共21期,建立农村优秀人才信息库1228名,回引农村优秀人才204名,采取“1+1+X”的“导师帮带”方式帮带培养,有效储备村级后备力量。
“从‘万企帮万村’到‘万企兴万村’,内涵虽然大不相同,但不变的是责任与担当。”县委组织部负责人说,为进一步发挥“两新”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澜沧县将引导“两新”组织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方面持续发力。(陈清清 澜沧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