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了,建成了,巡逻天梯建成了……7月15日,班表联防所组织联防员、卡点执勤人员和护边员,历时半个月,建成800余米长2000余台巡逻“天梯”,队员们取名叫做“科米谷天梯”。
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糯福乡南段村班表联防所管段范围内,有一段十分陡峭的巡逻路,巡逻起点至终点仅2公里,却要翻越一座大山,最大高差在150米以上,最陡处坡度超过80º。山高坡陡路难走,巡边人员上山巡逻非常吃力,经常要手脚并用,遇到下雨天,路面湿滑,栽跟头是常有的事,一不小心还会被树枝划伤、刺伤。
因上山非常艰难,巡边人员日常多半是在山腰的国防路上巡逻。但是,铁丝网建在山顶,山腰巡逻犹如“隔靴搔痒”,不能第一时间掌握物防技防情况。更加严峻的是,山顶的铁丝网外还有一条缅甸边民的生产道路,缅甸边民耕种、打猎的活动频繁。联防所投入运行后,发现境外人员活动痕迹的预警95%以上都集中在该区域,风险隐患突出。为此,联防所把这里作为工作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点,在工作中着力加以突破。
为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加强管控,联防所找到负责这一区域巡逻的科米谷卡点,经过商议,大家一致同意在此区域增设2个蹲守点并修建巡逻“天梯”。
今年7月1日,由联防员、卡点执勤人员和护边员组成的“栈道施工队”正式进场施工。7月的澜沧,一会儿艳阳高照、酷暑难耐,一会儿又乌云密布、大雨倾盆,队员们前一分钟还汗流浃背,后一分钟又被淋成“落汤鸡”。但是,大家没有丝毫的怨言,密切配合,分工协作,锯桩的锯桩,钉桩的钉桩,有的负责起台,有的负责填土。一台一台挖,一桩一桩钉,队员们艰难而有序的推进“天梯”建设。
“天梯”建成后,有的队员自豪的说:“这就像是我们自己修建的‘长城’,要好好爱护,以后更加认真的巡逻”。有的队员说:“这坡就代表了我们的守边决心,坡有多大,决心就有多大”。还有的队员说:“我们要把‘天梯’打造为科米谷寨子的‘景点’,等疫情结束后,欢迎外地的朋友来打卡”。“施工队员们”看着自己修建的“天梯”,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天梯”建成后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修建巡逻“天梯”,不仅缩短了巡逻时间,提高了预警处置效率,安全也更有保障了。队员们通过亲自参与修建“天梯”,提高了国家、国民、国土、国防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也增强了守边护边的参与感、荣誉感和自豪感。(胡军 糯福乡党委供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