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砚山:稳固脱贫根基 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时间:2022-07-25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邓维友 黄龙菊 杨朝仙 等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进行部署落实。如今,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砚山大地徐徐展开。

乡村治理新模式助力美丽乡村

砚山县以农村污水治理为抓手,不断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大力实施农村生活污水连片治理工程,进一步加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走进江那镇路德行政村小水井村,村里树木葱郁,空气清新,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在入村道路旁缓缓流淌。溯流而上,一泓清泉汩汩而出,而这泓清泉涌出的地方正是路德行政村污水综合治理系统的出水口。去年以来,在上海东西部协作资金1000万元的帮扶下,砚山县在路德行政村连片实施了农村污水处理项目。项目涉及小水井、迤勒、小寨三个村小组338户,预计在今年8月初正式投入使用。

“通过这个项目的建设,可以让砚山人民吃上安全的饮水。同时,它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部分,污水处理将会让环境卫生变得更好,乡村更美丽。”砚山县乡村振兴局社会帮扶股股长何卫平说。

该项目负责人穆博渊介绍,项目通过密闭管道将污水收集后汇入主排污管道再连接到设备,在设备前端经过一天到一天半的沉淀处理后进入处理槽,最后处理的水可达到农村污水排放的三类标准。除了安装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之外,还自带节能环保,总功率186千瓦的光伏发电功能,预计每年发电量25万千瓦时,后期维护不用群众承担任何费用。

“百千万”示范村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八嘎乡大石洞村是砚山县第一批实施“百千万”示范工程项目点之一。如今,走进大石洞村,树荫掩映、庭院错落、墙绘独特、花海连片,整个村子干净又漂亮。这里有绿廊长椅、健身器材、乡村大舞台和历史陈列馆,是一套完整的乡村文化长廊。

2022年,全县继续实施4个示范乡镇建设,新建8个精品示范村、41个美丽村庄和1个特色村寨,项目计划总投资16324.69万元。其中突出重点特色规划打造7个重点村组,努力打造“出门看花、伸手摘果、弯腰摘菜、庭院创收、村庄休闲”的美丽乡村。

“2021年到2025年,砚山县计划建设示范乡镇4个、精品示范村32个、美丽村庄152个。目前,4个示范乡镇项目已完成年度任务,已完成7个精品示范村、11个美丽村庄的建设项目,砚山县从无到有建成了一批可推广的示范区。”砚山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杨丽梅介绍说。

产业发展促农增收不返贫

走进江那镇舍木那村3000余亩油茶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油茶果缀满枝头。过去的荒山荒坡被改造成了连片的油茶基地,油茶不仅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据了解,江那镇现有油茶种植面积约3200亩,涉及农户208户,今年预计采摘油茶籽1800余吨,实现产业增收540余万元。该镇采取“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将油茶产业打造成群众脱贫致富、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和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的示范产业。“我家栽了十三亩油茶,一年可以卖2万多元,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江那镇法依新寨村小组村民赵自辉说。

为有效促进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砚山县先后出台了多项产业扶持政策,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精准定位,不断发展壮大以蔬菜(辣椒)、烤烟、三七等为主的高原特色种植业,以核桃、苹果等为主的经济林果业,以生猪、肉牛等为主的畜牧业,在各乡镇基本形成1至2个支柱产业或产业集群。全县先后投入资金18658.47万元,整合实施5类产业帮扶项目,覆盖10000余户脱贫户和农村低收入户。

砚山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通过抓实就业、抓实消费扶贫、抓实民生保障事项、深化结对帮扶、继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等防返贫监测措施,牢牢守住返贫底线,不让一个群众返贫。如今的砚山大地,处处山清水秀,焕发勃勃生机,绿美砚山建设如火如荼,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其乐融融,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新画卷正在砚山大地徐徐展开,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邓维友 黄龙菊 杨朝仙 吴继香 砚山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