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云南省曲靖市召开“曲靖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五场陆良县专场发布会。党的十八大以来,陆良县瞄准“现代农业示范区、高端食品加工基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定位,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不断把蓝图化为美景,把憧憬变为现实,在全面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陆良县委书记刘吉飞介绍说,十载励精图治,在大抓产业发展中提升了“陆良实力”。全县经济总量实现翻番,从2012年的122.36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07.22亿元,年均增长9%,人均GDP由19780元增加到51638元,是2012年的2.61倍,先后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先进县、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经济发展跨入历史新阶段。马铃薯、生猪、蚕桑、食用菌等产业规模位居全省前列,蔬菜发展至80万亩,占曲靖市调运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份额的85%以上,为全国市场保供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高原特色食用菌产业大县、全省“一县一业”蔬菜产业示范县、“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等荣誉称号。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72%,被认定为省级工业园区。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十载感恩奋进,在大抓改革开放中释放了“陆良活力”。累计实施133项重大改革、551条具体改革措施,水利改革经验全国推广。“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发出全省第一张“五证合一”证照,2021年以来企业开办时间不超过0.35个工作日,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2012年以来签约引进项目153个,使用市外国内资金792.31亿元,年均增长26.21%。2021年全县民营企业市场主体达5223户,非公经济实现生产总值169.1亿元,占GDP比重55%,撑起了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
十载栉风沐雨,在大抓城乡融合中释放了“陆良潜力”。生活污水集中处置率、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分别从68.1%、81.2%增至99.98%、100%。先后获评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美丽县城、省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先进县。累计实施重点水利工程216件,圆满完成水利部全国农田水利改革试点项目,恨虎坝灌区建设项目引市场“活水”润万亩良田,获评“大地河源杯”2021基层治水十大经验。被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累计创建56个“美好生活示范村”、完成71个村级产业扶持项目,一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呈现在山水之间。
十载笃行不怠,在大抓生态环保中提升了“陆良颜值”。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5年达98.5%以上。创建板桥河、莲花田水库等7件“美丽河湖”。不断继承和发扬“陆良八老”精神,累计实施退耕还林3.46万亩、营造林77.04万亩,复垦复绿非煤矿山32座,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创建实现全覆盖,花木山林场被列为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十载春华秋实,在大抓民生福祉中彰显了“陆良情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21482元、7057元增加到2021年的38424元、19445元,收入比从3.04缩小到1.98。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认定。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
十载赓续初心,在大抓基层党建中凝聚了“陆良合力”。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县级主管、乡级主抓、村级主战、网格感知的“县乡村网”四级联动、一贯到底的基层治理指挥体系,基层治理效能大幅提升。扎实开展“整县提升、整乡推进、百村示范、千组晋位”四级联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率100%,创建省级示范党支部9个、市级18个。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当五个先锋”,干部执行力不断提升,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坚持严的主基调,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路文清)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