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这十年】蒙自:“农业大县”向“中心城市”的华丽蝶变

时间:2022-07-19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杜浩楠

7月19日,据云南省红河州“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蒙自专场消息,党的十八大以来,蒙自市以撤县设市为新的发展起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飞跃,完成了从“农业大县”向“中心城市”的华丽蝶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迈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发布会现场)

蒙自市地处云南省东南部,是“国家门户·滇南中心”和红河州州府所在地,有璀璨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突出的开放优势,是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享有“中国石榴城”“过桥米线之乡”美誉。

(莲花过桥米线)

中共红河州委常委、蒙自市委书记李梅介绍,十年来,蒙自市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扛起“强州府、挑大梁”的使命担当。GDP排名从全省第27位跃居至第13位,经济总量突破400亿大关,2021年达到447.74亿元。综合交通枢纽、乡村振兴肉牛养殖现代畜牧产业园区等上百个重点项目落地生根,固定资产投资稳居全州第一。十年来,招商引资签约落地项目831个,累计省外到位资金3439亿元,市场主体从千余户增长至6.3万户、全州第一。

(蒙自查尼皮中共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 徐江摄)

以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城市竞争的核心,蒙自初步构建了具有蒙自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全国水果全产业链典型县”为抓手,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县建设,引进了鹏欣、温氏、佳沃等一批现代龙头企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实现品种、品质、品牌“三品齐升”;电子商务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53.78亿元;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发展,十年累计接待游客4578万人,旅游收入达511.84亿,成功创建省级特色旅游城市,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创建为4A级景区。

(蒙自国际马拉松赛 佴斌摄)

作为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非贫困县,蒙自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尽锐出战、合力攻坚,全市4个贫困乡、45个贫困村、15119户64169人脱贫出列,“清洁家园荣誉超市”等创新机制形成引领示范。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蒙自位列全省34个非贫困县第一,西北勒乡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草坝美丽乡村)

深入推进“技能蒙自”建设,创新全省首个“建设者之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增长了8.9倍、达12.27万人,累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6.79万人。改造老旧小区166个、建成保障性住房9291套,惠及6万余群众。

蒙自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引领,成功创建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青云社区成为云南省唯一获评“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的社区。坚持以文化浸润城市、涵养活力,成立全州首家“蒙自文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荣获全国综治最高荣誉“长安杯”,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蒙自市人民检察院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水田乡成功创建“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红河州文化广场 佴斌摄)

紧扣“国家门户·滇南中心”战略定位,充分发挥“中心引领”作用,蒙自实现了市域“协同”、市区“融合”、城区“蝶变”、乡镇“焕颜”,滇南中心城市“水韵湖城”的立体画卷徐徐展开。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打通了8条断头路,“一环四横六纵两走廊”的城市路网正在形成;推进南湖北片区城市更新、红河大道改造提升等项目,荣获“全国无障碍示范市”称号。坚持兴水利促发展,先后实施了五里冲、菲白、庄寨水库、南洞调水等重点水利工程,彻底消除了困扰蒙自二十余年的饮水安全问题。

(蒙自长桥海鸟类 赵向荣摄)

蒙自还以建设全省对外开放新高地、滇南地区对外开放先行区为目标,发挥区位优势、枢纽优势。2021年,蒙自市完成外贸进出口额25.1亿美元;落地进出口资质的对外贸易企业278户。开创全省首个城市“天、空、地”全域管理调度指挥中心、全省首个算法赋能平台;营商环境全面优化,深入推进干部“下沉一线、助企纾困、为民办事”行动,“千企万商大走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措施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成立了全省首个中小微企业之家,“‘蒙商服’小分队服务企业有呼必应”入选了云南省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第一批先进典型案例。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十年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从1家增至9家,创新红河州首家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成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省级孵化器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星创天地”2个。

(办事群众为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点赞 胡文摄)

下一步,蒙自市将立足区位优势,围绕构建“大沿边”的开放通道,深化“五区联动”,聚焦现代商贸物流、跨境电商、数字经济、新能源、绿色金融等方向,加快推进滇南(蒙自)供应链中心、蒙自跨境电商园区、国物物联网标识产业试点示范基地、新能源重卡配套充换电站等项目,建设开放包容的“枢纽之城”。紧扣“国家门户·滇南中心”战略定位,提升城市能级,打造区域枢纽中心、区域消费中心、区域物流中心、区域康养中心、区域教育中心,建设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杜浩楠)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