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这十年】文旅融合为世界呈现“云上梯田·梦想红河”

时间:2022-07-18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杨婧瑶

“十年来,全州旅游接待人数从1487万人次提升到5398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从104亿元增加到590亿元,分别增长了3.6倍和5.7倍。”7月18日,“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红河专场发布会上,一组数据尽展十年来红河州文化旅游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红河州历史文化悠久璀璨,“滇南最美乡愁之旅”唯美画卷徐徐展开。“千年哈尼梯田、千年临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云锡矿业、百年过桥米线”为代表的“三千四百年”旅游文化名片熠熠生辉。“云上梯田·梦想红河”正成为世界各地游客的向往之地。

(中共红河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字振华 赵嘉摄)

发布会上,中共红河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字振华以“出游更便捷,服务更贴心”“玩法更多元,体验更丰富”“‘云上梯田·梦想红河’成为云南旅游新方向”三句话,揭秘了红河文化旅游发展亮眼成绩单背后的秘密。

十年来,红河州围绕“县县通高速、南北通航空、州府通高铁”的目标,全力打造便捷交通网络,让“旅”的时间更短,让“游”的时间更长。全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108.3公里,高速公路历史性跨过红河南岸;准轨铁路通车里程317公里,“复兴号”动车开到国门城市河口,实现了州高铁“零”的突破;红河蒙自机场获批复正式开工建设,弥勒通用机场建成正式开航,元阳民用机场预可研报告通过评审;全州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通客率、通邮率均达100%。“内联外通”“北融滇中”“贯通南北”的综合交通运输路网体系基本形成。我们紧跟时代步伐,高效落实“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让服务游客无处不在,游客体验自由自在。

十年来,红河州以年均增长14.8%的文旅投资,推动文化旅游纵深发展,成功打响了元阳的“田”、临安的“古”、弥勒的“潮”、蒙自的“红”、石屏的“愁”(乡愁之旅)、河口的“边”。用好生态之美和人文之美,高质量建设和打造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和文化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景区、文化旅游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文化旅游综合体等文旅融合产品业态。弥勒“东风韵”、建水紫陶小镇、屏边大围山国家公园等13个项目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量均排全省第一。元阳哈尼梯田景区等3个项目入选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康藤红河谷帐篷营地、弥勒东风韵美景阁酒店列入全省最美半山酒店候选名单。音乐剧《爱如星火》和舞剧《流芳》三部大型剧目,跻身“文华奖”终评;哈尼族传统村落红河州元阳县阿者科村登上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暖场大片,世界各国领导人见证阿者科走向世界舞台。

十年来,红河厚重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宜居的环境成为了当代人心灵休憩之所。弥勒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水古城景区进入省级国家级5A旅游景区备选名单,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推动建水紫陶文旅产业链迈出新步伐,撒玛坝梯田、碧色寨、查尼皮景区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全州4A级旅游景区达到17家,居全省第一位。先后收获了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门文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等24项国字号项目和荣誉。

亮眼的成绩背后,是红河文旅融合全域升级,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谋划建设滇南旅游文化经济带,加快打造云南旅游新方向的成果。

字振华表示,下一步,红河州将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昆玉红旅游文化带,加快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红河高质量发展,让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的保护发展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典范,将红河建设成为山川秀美、边疆繁荣的美好家园。让世界真正看见红河、了解红河、遇见红河。(杨婧瑶)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