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深见茶,路深见景,林深之处见普洱。普洱是一颗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绿海明珠,是一片充满魅力和生机的土地。
7月17日,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剑荣用“区位独特、环境优美、文化多彩、产品丰富、前景可期”5个关键词,推荐普洱。
区位独特 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前沿
普洱地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心,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独特区位。目前,有2个国家一类口岸、1个国家二类口岸及17条边境通道,是云南通往东南亚各国的交通要道,也是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前沿。
(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剑荣 赵嘉 /摄)
近年来,普洱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正快速构建“一环三纵六联三出境”的高速公路网,以中老铁路通车为契机,推动“公铁、空地、空铁”联动,旅游出行条件大为改观。
文化多彩 用文化擦亮旅游品牌
26个民族和睦相处,是普洱文化旅游资源的宝藏。作为茶马古道的源头,在崇山峻岭间开辟了5条茶马古道,拥有独特的茶马文化。
(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瞿滨 赵嘉 /摄)
普洱大力实施文化保护工程,积极推进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用文化擦亮旅游品牌。同时,不断完善服务配套设施,促进相关产业协调发展,把独具特色的普洱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到景区景点和产品之中,让游客从中获得可观、可感和可体验的愉悦。
产品丰富 推动旅游产品优化升级
截至目前,普洱市有A级旅游景区24个,创建了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云南省旅游名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等一批文旅品牌,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林旅结合,打造“森养”产品。目前,建成了融合森林穿越、徒步丛林、正念禅修、科普教育、农耕体验等三十多种森林康养体验项目的普洱国家公园、中华普洱茶博览苑等一批森林体验型景区。景东亚热带植物园、普洱茶康养小镇、松赞景迈温泉康旅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景谷响水森林疗养、哀牢山无量山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普洱亚洲象森林探险等一批旅游业态正在培育招商。
农旅结合,打造“食养”产品。围绕普洱茶、咖啡、生物药,建成了畜牧雨林咖啡综合庄园——爱伲庄园,中药养生庄园——普洱淞茂医药谷、云南斛哥庄园,以及三国庄园、银生茶庄园、漫崖咖啡庄园等一批具有普洱特色的旅游庄园,推出了石斛宴、茶餐、坚果餐以及美藤果、牛油果等保健食品,推动农业庄园产业链综合发展。
体旅结合,打造“康养”产品。推广亚高原户外运动旅游品牌,景谷成为世界翼装飞行爱好者心中的“圣地”;推出了普洱马拉松、普洱大三铁、大江野钓赛、陀螺王争霸赛等具有本土特色的运动康体品牌赛事,江城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孟连万人捉鱼大赛系列活动等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成为独特而闪耀的魅力名片。
文旅融合,打造“怡养”产品。推出景东文庙、孟连宣抚司署、景谷勐卧总佛寺、茶马古道等文化景区,打造那柯里、老达保、整董等文化旅游村寨,丰富绝版木刻、镇沅黑陶、傣族织锦等非遗旅游产品,提升墨江国际双胞胎节、西盟佤族木鼓节、景谷采花泼水节等民族特色节庆活动以及“乡村四时好风光”“寻味问茶·探秘世界茶源”“穿越时空·探寻非遗记忆”等多条特色旅游线路。
整合普洱茶叶、咖啡产品及其文化资源,设计茶旅、咖旅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不断提升普洱茶节、斗茶大赛、普洱国际精品咖啡博览会、普洱咖啡暨“中国普洱咖啡杯”世界虹吸壶大赛等赛事活动。培育“普洱咖啡”“普洱有机茶”公共区域品牌,积极推广普洱茶、普洱咖啡文化和周边文化产品。
旅居结合,打造“居养”产品。建成云缦营普洱倚象山、白马山“火星部落”等一批可以“走进森林花海”“漫步茶山云海”“旅居半山”“享受天然氧吧”的特色主题酒店,加快芒云安缦等一批目的地酒店建设,赋予酒店文化体验、生态体验、游憩活动、户外活动等旅游功能,推动旅居产品优化升级。
前景可期 构建普洱文旅空间新格局
“十四五”期间,普洱将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中老泰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RCEP的达成等战略机遇,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普洱茶文化为灵魂,围绕思茅、宁洱茶叶咖啡文化生态康养核,构筑镇沅、澜沧旅游集散中心,打造北回归线、“茶马古道”文化体验、澜沧江沿岸生态休闲旅游带,形成茶旅休闲、山地度假、民族文化体验、边境旅游四大片区,构建普洱文旅空间新格局。(董殿苗)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