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云南省曲靖市召开“曲靖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麒麟区专场发布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靖市麒麟区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持续擦亮城市名片、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极大增进民生福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破解了许多制约发展的瓶颈难题,办成了许多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实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全方位、历史性成就,在曲靖高质量发展的“十年”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曲靖市麒麟区专场发布会。唐开虎摄)
曲靖市委常委、麒麟区委书记杨庆东介绍说,十年来,麒麟区区域内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370.1亿元增至2021年的1038.8亿元,年均增9%,经济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在云南省129个县(市、区)中的排名由第6跃升至第3,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十年来,麒麟区突出项目支撑、提速转型步伐,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以钢铁、焦化、化工为主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突破,全球光伏产业领军企业信义集团落户麒麟,风电光伏、环保建材、绿色装备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2021年全区第二产业增加值达513.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64.4亿元,分别为2011年的2.2倍、1.5倍。建成高标准农田25.5万亩,以精品蓝莓、露地蔬菜、优质蚕桑为代表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壮大,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被认定为全国产粮大县,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翻番,粮食总产量净增5.5万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2021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90.7亿元,是2011年的4倍。
(麒麟城美景)
十年来,麒麟区坚持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同步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66平方公里扩大到81.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67.2%提高到78.4%,初步形成了支撑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的城市规模和承载能力。完成41个棚户区、129个城中村、377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市夜景观、水景观、绿化品质全面提升,风貌协同、水岸联动、日夜皆景、四季有绿的城市景观体系加快形成。城市文明逐步彰显,“一座温暖人的城市”品牌深入人心。
十年来,麒麟区决战脱贫攻坚、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先行先试。“红旗村(社区)”“绿币爱心超市”等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目前,全区脱贫户户均有1.6个产业项目帮扶、1.6人稳定就业,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14034元,分别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27.8%、14.4%,低收入人口返贫、致贫风险有效消除。历史性实现“镇镇通高速”,区域内半小时全通达,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十年前的2.75缩小至2.14。农村发展短板加快补齐,村通柏油路、组通硬化路全面实现,行政村光纤和4G网络全覆盖,农村危房和旱厕全面消除,人畜混居和饮水安全问题彻底解决,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和田园综合体,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被评为全省4个“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之一。
(麒麟城美景)
十年来,麒麟区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协同创新,发展活力有效激发。党政机构、监察体制、公务用车等领域改革顺利完成,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成效明显,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全省推广。连续4届获得“全国科普示范区”殊荣,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
十年来,麒麟区牢记为民初心、回应群众期盼,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新办幼儿园120所,改扩建中小学132所,新增学位1.3万个,“大班额”“择校热”等热点问题有效化解,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新建、改扩建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村级卫生所31个,“农村30分钟、城市15分钟”健康服务可及圈基本形成,2020年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考核排名全省第一,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成功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入选全国21个国家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专项行动试点城市,被命名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实现镇(涉农街道)生态创建全覆盖,森林覆盖率由42.6%上升至48.7%,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5%以上,被命名为全国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高标准推进,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全省推广,成功获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
(麒麟城夜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麒麟区将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区经济总量达1500亿元,进入全省县(市、区)前两位、全国市辖区100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更加精彩的麒麟篇章。(路文清)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