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以来,云南省文山市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工作、过硬的作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农村村组自建硬化道路三年大会战,践行“文山之干”,抓农村道路建设,闯乡村振兴路子。

近日,走进文山市薄竹镇摆依寨村委会三家寨村小组,进村道路两旁的杂草杂树已全部清除,路面坑洼不平的地方也已经被用泥土或沙石填平。道路的路基调整、路面压实等前期工作早前已经完成。受近段时间连续降雨影响,一直无法进行浇筑,日前天气转好,通过专班技术指导组的核验无误后,终于可以实施浇筑硬化,同样等着浇筑硬化的道路还有薄竹镇狮子山二队的进村道路。
文山市薄竹镇摆依寨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兼主任王强介绍,三家寨的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和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以前这段路是弹石路,坑坑洼洼,村民有东西也运不出去卖,经济发展不起来。”

今年以来,薄竹镇在市农村公路工作专班的技术指导和群众积极自筹资金的共同努力下,一季度两条2.2公里的村组道路硬化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目前第二季度的项目已开工建设。“二季度我们申报了4条,现在三家寨和狮子山二队的2条进村道路已经做好硬化的前期工作,即将开始硬化,另外两条也已经准备就绪,即将开工。”文山市薄竹镇武装部部长袁红文说。
来到文山市喜古乡戈革村委会顺甸河小寨的进村路口,就能看到宽敞的崭新水泥路与翠绿的稻田、村庄、群山、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虽然顺甸河小寨景色令人流连忘返,但曾经糟糕的路况却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现在路修好了,不用像原来‘晴时一身灰,雨时一身泥’,到处都是平平坦坦的,路边就是田,等收谷子的时候,拉粮食就很方便了。”顺甸河小寨村民陈甫兰说,没修路之前路面坑坑洼洼,村民出行时无论是开车还是骑车都非常颠簸,下雨天更是积水难行。村里通知村民筹钱修路时,大家都很积极。
文山市喜古乡党委委员、副乡长谢佩贤说,今年以来喜古乡以文山市农村村组道路硬化三年大会战为契机,积极弘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集资、投工投劳参与村组道路硬化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喜古乡已顺利完成第一季度2.5公里、第二季度顺甸河小寨进村道路1公里的村组道路硬化项目。

“我们喜古乡只剩下4条道路没修,因为涉及到相关公司前期工程的结算暂时还无法开工,但是这4条路的群众集资部分已经全部到位了,等相关工作对接好以后,我们就立即申报,组织实施硬化,早日实现喜古乡所有村组道路100%硬化目标。”谢佩贤说。
乡村振兴如何抓?文山州委常委、文山市委书记蒋俊介绍说:“必须坚持用小切口解决农村发展大问题,以农村村组自建硬化道路为第一突破口,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人。”文山市将按照“党委政府引领干、基层干部带着干、西畴精神激励干、群众比学主动干”的“四干”模式。发挥基层党支部、村小组的组织作用,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全面启动农村村组自建硬化道路。通过成绩晾晒制度、设立红黑榜、选树典型、表彰先进等方式,用三年时间,全面补齐全市农村道路建设短板,全面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全面振奋广大干部精气神。坚决把“文山之干”州府新形象树起来、亮出来。从今年起,文山市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完成村内户外主干道路硬化,2022年实施75公里。2023年实施76.71公里。通村组道路,2022年实施200公里。2023年实施200公里。2024年实施226.07公里。至2024年底力争实现文山市农村村组道路硬化和美丽公路全覆盖。

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如何推进?如何监管?把好事办好。“必须大力弘扬西畴精神,充分调动群众主动性,振奋干部精气神,构建全市上下大团结、大联动、大干快上的生动局面。”蒋俊要求文山市要建立集中高效统一的指挥体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认真对照推进乡村振兴职能职责清单及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定期报告、成绩晾晒、明察暗访、常态化约谈等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截至目前,第一季度40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全线混凝土路面施工项目32条63.18公里,第二季度38条63.431公里已开工建设13条21.2公里。(梁光海 农定媛 杨苏洁 文山市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