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昌吉制造”背后的产改答卷

时间:2022-06-21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刘茜 王若斌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评选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下简称“产改”)百家“最佳实践单位”,新疆心连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南露天煤矿、新疆泰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1家昌吉州企业上榜。

今年是产改这一重大改革实施的第五年。2017年以来,昌吉州通过顶层设计、通盘布局、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全州3000余家企业参加产改,全力打造新时代“工匠之州”,为产业工人成长成才、干事创业厚植沃土,引领产业工人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

厚植产业工人成才沃土

今年一季度,昌吉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增速高于全疆2.2个百分点。

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离不开高起点布局先进制造业。昌吉州拥有41个工业门类中的26个,3000余家企业20多万名产业工人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昌吉州是工业大州,产业工人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如何为产业工人厚积知识和技能红利,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态?带着这一问题,记者选取了蓝山屯河等昌吉州知名企业进行了深入采访。

新疆蓝山屯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产业工人3000人,主要产品生产能力达77万a吨/年。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2021年结对师徒近200对。与西北地区知名职业技术学院签订联合开办委培班,定制专业招生班。公司连续14年开展系统内百日劳动竞赛活动,累计突破100余项挑战指标,大力提升产业工人技术技能素质。

新疆东方希望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围绕需求服务、效率创新、发展创新绘制发展蓝图,成立新铝学院,定期组织各类培训,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的技能和综合素质。10年间,企业直接带动就业8800人、间接解决当地就业超3万人。

新疆泰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构建校企合作、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制、强化各产业内训、打造公司内部在线学习平台四级培训体系,大力提升产业工人技术技能素质。

昌吉州精准制定产改方案,围绕“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五大任务,出台《昌吉州总工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调研计划及内容》等10多项产改配套文件,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改革“四梁八柱”,营造了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此外,昌吉州广泛组织开展岗位练兵、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技能培训及师带徒等活动,有效促进广大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全州各行各业参与劳动和技能竞赛企事业单位322家,参与职工7.4万人;参加“安康杯”竞赛共1290家企业、3878个班组、职工8.7万人。

创新创效激活一线活水

2020年11月25日,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南露天煤矿(以下简称“南矿”)获批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南矿成立智能化技能大师工作室,目前工作室由南矿机电副矿长吴福利领衔,14名成员平均年龄26岁。工作室联合华为、中国移动、清华大学等多家企业、研究院所和高校,应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开展涵盖露天矿采矿设计、生产调度、安全监控、智能控制、决策分析全过程智能化系统等64项研究,已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软件著作权19项。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新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求质求效。近年来,企业研发投入1.06亿元,申报知识产权51项,获得授权专利24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创新奖3项;8个创新工作室共完成五小创新成果107项,专利项目32项。

一流的企业需要构建一流的“人才生态”。为了搭建更多让优秀产业工人脱颖而出的平台,近年来,昌吉州在职工思想引领、权益维护、成长成才、服务保障方面创新举措、精准发力,让产业工人有地位、有成长、有依靠、有尊严。

新疆心连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化肥、化工品生产和煤炭开采为主的能源化工企业。公司建有3个创新工作室,研发成果每年可为公司节省137.7万元运行成本,目前共获得12个技术创新成果证书,取得63项国家专利。

昌吉州通过每年培育建设职工创新工作室,加快打造一支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2021年共培育建设区级、州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7家。

新疆神火煤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是河南神火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公司坚持政务公开制度,目前19个基层分厂均在醒目位置设立了企务公开专栏。各基层工会建立“民主接待日”制度,全年办复职工具体问题150余个。

目前,全州已有2181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建制率达96.5%。

“红色引领”赋能企业成长

新疆际华七五五五职业装有限公司坚持“党建带工建促产改”,把党的领导体现到改革全过程各环节。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公司生产经营考核指标和党建工作考核范围,归入公司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建立产改联席会议,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工会牵头、人力资源部抓总、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

企业是产改的主体。2021年,昌吉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专业师资和劳模代表宣讲52场次,1万余名职工群众接受系统学习教育。打造新疆新辉红色记忆博物馆等10个州级职工教育基地,培育建设“职工之家”30个,广泛开展面向广大职工的党史学习宣传活动,不断夯实产业工人队伍思想基础。

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南露天煤矿每日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货运司机24小时办理装车、过磅等工作。为进一步做好户外劳动者关心关爱工作,2021年11月,南矿建立临时“户外服务站点”,切实解决货运司机在货物装卸期间的餐饮、休息等现实问题。

聚焦产业工人所思所盼,昌吉州用情用力做好产改工作,精心精准服务产业工人,推动送温暖、金秋助学等工会特色服务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充分调动产业工人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实现服务全覆盖、维权全覆盖、关爱全覆盖。目前,全州建成户外劳动者服务站68个,2021年共投入251万元,为全州户外劳动者提供各类便民服务94798人次。

学历只是敲门砖,技能才是硬实力。产改以来,昌吉州全力打造技能人才培养平台,积极构建产业工人职业生涯全周期技能培训体系。

新疆国泰新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开展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打造培训、练兵、竞技、攻关、突破、转化完整链条,搭建起学习交流、共享资源、合作发展、成果展示大平台。该公司2021年全年开展各类培训7次,1100余人参加培训。

如今,“人人参与创新、时时都在创新、处处体现创新”的理念落地生根,全州各企业持续“搭平台、建机制、加动力”,让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实现无缝对接。

据了解,2021年以来,昌吉州总工会积极探索推广行业工会、楼宇工会、商圈工会组建模式,不断扩大工会组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阶层的有效覆盖。全州完成“两新”组织建会3949家,建会率达到99.8%,发展会员91994人;新业态企业建会318家,入会人数6310人,建会率61.3%。

昌吉州总工会党组书记丁建海表示,有了产业工人队伍的支撑,“昌吉制造”金字招牌的“含金量”将不断提升。(刘茜、王若斌)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