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成小学海源校区有个‘燕子姐姐’,有什么知心话,我们都可以对她说。”自去年云南省首批学校社工站试点在武成小学海源校区、红旗小学德润校区、五华外国语实验小学3所学校落地以来,受到到师生热烈追捧。5月26日,五华区民政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在第一批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再次选取西坝小学、云铜中学、昆明第二十四中学3所学校作为第二批试点。
云南省首批学校社工站试点,助推3个社工站结合学校的实际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校社工站服务模式。武成小学海源校区学校社工站,把驻校社工服务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相连,采用三级介入服务模式,以及“德育老师+驻校社工+专业志愿者”团队架构,围绕自我保护、德育素养、社会实践三条服务主线,通过个案、小组等专业手法,为学生提供个体增能、学生管理、心理辅导、家校互动等服务。
红旗小学德润校区学校社工站,以学校社工站为载体,通过线上线下主动联络、积极汇报每月服务和动态。截至目前,通过链接福建、江苏等地的行业专家,利用线上方式针对学生和家长开展“抗逆力的培养”“家庭教育”“人格培养”“做儿童心理营养师”等心理辅导活动。
五华外国语实验小学学校社工站经过对学校孩子实际的了解,设计了人际沟通和认识情绪的课程内容,在班级里授课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第一批试点的基础上,五华区民政局今年再次选取西坝小学、云铜中学、昆明第二十四中学3所学校作为第二批试点,引入昆明市五华区腾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3所学校社工站试点项目,围绕“关爱城市随迁子女”主题开展学校社工站服务工作,服务工作从6月起正式启动。
“这一次试点的三所学校,服务内容各有侧重。西坝小学、云铜中学农民工子女比较集中,服务内容将以心理辅导、文体团课等为主,昆明第二十四中学主要以应急事件处置、突发事件应对服务为重点。”五华区民政局副局长李文韬说,为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下一步,五华区民政局将大力支持学校社工站以“社工+志愿者”为载体,以“学校和社区”为平台,以“家长和居民”为力量,不断连接资源,通过发动教师、家长、居民参与学校社工站各类相关志愿服务,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力量圈,打通青少年生活、学习的支持网络。(董玉洁)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