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到文山广南品尝壮家“马脚杆”

时间:2022-06-01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许文娟 罗嫒龄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节即将到来,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更是广南壮族同胞过节的必备美食。

“马脚杆”黑粽因外形像马脚而得名,而“马脚杆”黑棕是壮族同胞在端午的时候必做的美食。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董那孟村的陆仁美家,壮族妇女们欢聚一堂,一起包“马脚杆”黑粽。

“我们壮族文化是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做这个粽子来吃。寓意美好,就是阖家安康、阖家安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广南县莲城镇董那孟村村民陆仁美说。

制作“马脚杆”黑粽,要选用上好的糯米,泡上数小时,把糯谷草或是苏麻秆壳烧成灰,混合炒拌后,再配一些五香料,放上猪肉,把洗干净的两片粽子叶对合而包,每个黑粽用稻草捆六至八道绳,长约五寸,形如马脚,再把叶柄留下比喻马尾,就包成了“马脚杆”黑粽。

陆仁美介绍,马脚杆粑采用的苏子和草果都是纯天然、纯植物的辅料,健康绿色零添加,纯纯的糯香味加上植物的纯香味,在做的时候,泡米、草果灰、苏子杆都要炒细、炒香,掌握好火候、掌握好量。

包好的“马脚杆”还要放入大锅中煮上6-7个小时才能端上餐桌,趁着刚出锅尝上一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满嘴鲜香,回味无穷。壮家人最重视孝道,把刚出锅的黑粽切成块,端给村里的老人,大家一起开开心心享用美食。

“这是我们壮族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壮乡特色文化,每逢过年,特别是端午节我们必备,不吃粑粑就不叫过节。奶奶教妈妈,妈妈教女儿,女儿再教女儿,一代传一代,我一定要把这种壮乡传统的美食传承下来、延续下去。”陆仁美表示。(许文娟 罗嫒龄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