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业成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并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受疫情影响,云南旅游发展放缓,众多旅游企业陷入困境。为切实促进云南省旅游市场恢复,提振行业信心与活力,云南省各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实际,立足云南旅游发展需求,积极落实“金融+文旅”相关政策,共解云南文旅困局。
畅通融资全链 扶持企业发展
文旅产业是丽江的支柱产业,自疫情发生以来,丽江市的游客接待量和旅游业收入急剧下滑,许多文旅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为文旅产业纾困,关系着丽江几十万名旅游从业人员和其背后十多万个家庭的生计,是丽江市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的重点和关键。为此,人民银行丽江市中心支行从三个环节引导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丽江市中心支行行长杨武介绍,在融资前端,中国人民银行丽江市中心支行加强政银企对接,缓解信息不对称,主动对接文旅企业融资需求7.71亿元,目前已放贷6.79亿元,对接成功率达88.07%。
在融资环节,针对丽江绝大多数文旅企业轻资产,缺乏有效担保抵押物等问题,引导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加强担保增信。协调丽江古城管理局提供客栈入住人数作为银行授信佐证。开展首贷培育行动,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2022年,丽江市新发放的文旅企业贷款中,首贷金额3.11亿元,占比32.71%。
在融资后端,丽江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为文旅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续贷展期、贷款重组、调整还款计划等业务595笔,金额22.19亿元。至2022年4月末,丽江市信贷引导资金和古城区信贷引导资金共44笔,4.39亿元文旅企业贷款调头,对企业使用信贷引导资金不收取资金占用费,解企业燃眉之急。
依托科技赋能 加速市场信贷
鼓励金融机构依托科技赋能,精准获取文旅行业市场主体信息,提供更多符合文旅企业经营特点和融资需求的信贷产品。
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副行长马晓芫介绍,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推出“建行生活”App,以非金融场景为切入点,向用户提供美食、商超等高频本地生活场景服务,“鲜花集市”“丽江民宿”等特色场景深受群众喜爱,同时与商务厅联合打造“一部手机逛商圈”管理平台,成为云南省政府消费券主要发放平台,累计承接发放4970万元政府消费券。
此外,建设银行西双版纳分行以税务数据、结算情况、商户收单流水等为依托,构建“大数据+文旅”的快贷支持模式,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积极满足文旅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融资需求。
富滇银行大理分行则采用经营权质押担保,解决旅游业经营者融资难问题。截至2022年3月末,“金旅贷”累计发放19笔、2730万元。大理渝农商村镇银行创新推出“民宿客栈信用贷款”,向大理市辖区经营客栈、酒店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业主等发放信用贷款。截至2022年3月末,累计发放民宿客栈信用贷款38笔、1440万元。
“金融+诚信建设+智慧管理” 为旅游添“智”
中国人民银行普洱市中心支行及辖内宁洱县支行以那柯里茶马古道小镇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推动宁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对那柯里村开展整村综合授信工作。积极探索金融创新赋能特色小镇智慧化景区建设,搭建首个无感智慧停车场,极大提升游客出行体验。智慧停车场的便捷性、智能化为景区管理释放人力,带给游客良好的体验。
围绕智慧场景建设,普洱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还将重点加强对小镇商户、摊点静态聚合码、商e付、扶贫商城等场景的搭建,不断用智慧金融服务为那柯里茶马古道小镇建设添“智”。
中国人民银行普洱市中心支行极探索金融部门、旅游部门、市场管理部门联合治理机制,以“金融+诚信积分管理制度+市场”提升自我管理和发展能力,着力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管理+治理+发展”形成那柯里良性的内循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李璐航)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