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互联网企业党建秉持“红心办网向党”理念,探索“四个起来”工作法,构筑红色堡垒,充分发挥党建在互联网企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叫响“文山e网情深”互联网企业党建品牌,让党的旗帜在互联网阵地高高飘扬。
把领导体系理顺起来,变“零敲碎打”为“系统推进”。将互联网企业党建纳入两新党建“大盘子”,融入行业管理服务,依托州委网信办,成立了州互联网协会党委,把州委非公经济组织党委班子成员、重点互联网企业负责人等吸纳担任委员,形成“归口管理、行业主抓、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强化州直部门履行业务监管与党建指导的双重职能,充分发挥行业部门和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采取“布点划片”“网格化管理”等方式,实现街道社区(园区)党组织对区域内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的兜底管理。
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的系列制度文件,健全目标管理、定期研究、领导挂钩等制度,为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架梁立柱。针对党建工作抓不实问题,结合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在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及时研究下发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对党建工作部署,让党建工作有目标、有抓手。
把云端堡垒建强起来,变“最大变量”为“最大增量”。切实增强“阵地不能丢”的忧患意识,聚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建设良好网络生态,坚持互联网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探索建立“条抓块促”工作机制,把常态组建和集中攻坚相结合,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
对互联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依托各级“两新”工委建立互联网业联合党委(党组织)统筹加强工作指导;对互联网企业集聚区,发挥工信、商务、市场监督等部门职能作用,抓好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党建工作,建立区域性或综合性党组织,并选派党建指导员,实现工作指导全覆盖。对分散的互联网企业,由乡镇(街道)、村(社区)兜底管理,推行龙头领建、孵化育建、产业联建等方式,灵活组建党组织。目前,全州77家互联网企业的组织覆盖率为22%,党的工作覆盖率为44%。
把党员活动抓起来,变“前沿阵地”为“红色阵地”。依托网信书屋和农村网络素养基地,强化互联网从业人士培训,进一步增强互联网从业人员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兼顾“党味”和“网味”,坚持化繁为简,将党建学习内容制作成生动有趣的视频、课件、动画等,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钉钉群等平台,采取“线上报名、线下活动、网上直播”方式,开展“支部主题党日观摩学习月”活动,指导企业党组织将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到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结对共建联系点、乡村振兴第一线,让党员和职工在闲暇时间自主学习,既解决了工作时间与集中学习的冲突矛盾,又使党员寓教于乐,便于相互交流,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生动性。
充分发挥网络大V作用,开展“发现文山·我来代言”等主题活动,仅这一话题,点击量就突破了1000余万次,以高品质活动吸引党员参与,弘扬传播正能量,让一些没有亲身参加活动的党员也发挥了作用、同样接受了党性教育。
让赋能作用发挥起来,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将党的组织优势变为引领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开展“双亮双培”活动,引导党员亮身份、亮承诺,党员业务骨干双向培养,引导企业党组织发挥自有资源优势,在践行社会责任中擦亮企业品牌、提升社会形象。广大互联网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用一个个爱心行动,践行企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助力抗击疫情。
今年以来,州互联网协会党委借助实施“网络公益”工程的有利契机,发挥互联网企业人才、技术、平台等优势,组织互联网企业与企业、农户结成对子,探索开展“你种我销、你养我卖”助力行动,累计销售沃柑、砂糖橘、西瓜等各类农产品600余吨,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
马关“4.08”疫情发生以来,州互联网协会组织吉诚商贸,智通经贸,云南方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云南启钊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捐赠8万个口罩,800斤巴士消毒液,100套迷彩服等,用实际心动彰显了当代互联网企业的责任和风采。(盘得胜 文山州委网信办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