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者”胡勇:一心为农户干实事

时间:2022-05-18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路文清 刘晶 杨峻媛

在珠江源头第一乡——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炎方乡,有一位从农户中来、到农户中去,帮助农户谱写致富诗篇、带着农户奔向幸福甜美的“践行者”——曲靖市烟草公司沾益分公司炎方烟叶站站长胡勇。

2016年,胡勇来到炎方烟叶站担任站长,面对尚未熟悉的工作环境、紧迫的工作任务,他主动放弃了休息时间,把大部分的心思都花在了工作上,把大部分的心血都倾注到了农户身上。“一年一变样,一步一台阶。”这是他给群众的承诺,也是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五年来,他带领职工,走村串寨,俯身田间,在提升质量、稳定队伍和促进增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有一句话长挂在嘴边:“心里有农户,就会想着为他们干点实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我是农民的儿子,知道农民的不易”

万物复苏,春耕生产。在炎方乡腻诺村委会,一大片烟田正在移栽,整齐的墒子像铺在田野的画卷:绿油油的烟苗承载着农户的希望,伴随着移栽机械哒哒的轰鸣声,一株株烟苗钻进了土地。身材敦实、皮肤黝黑的胡勇站在一旁,裤腿和鞋面上沾着泥巴,眯着眼睛,打量着烟苗的长势,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把已经拔完苗的漂盘清洗干净,整齐集中堆放,这样利于保管,能减少漂盘破损,等明年开始育苗的时候又可以拿出来用。你算算,这个育苗点每年需要16000个漂盘,每年预算比上年增加20%,是3200个,每个漂盘3块钱。如果漂盘损耗控制在5%以内,就能节省大约7000块钱,生产成本自然就降低了。”在沾益炎方新屯育苗点,胡勇正在跟育苗专业户“算账”,鼓励他们把苗全部栽完后,用育苗棚种植花卉、蔬菜等,增加收入。

“算账”是胡勇的强项。他指导农户有效降低费用支出,增加收入;指导农户充分利用科技措施和机械手段,降低劳力强度,降本增效,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知道农民的不易。现在我的工作就是和农户打交道,他们心里想的什么是实事?帮农户算好经济账、依靠种植致富就是最实的实事!”

在入户指导中搭起心桥

胡勇说:“烟叶三分种、七分烤,烤得好是宝,烤不好是草,烤烟移栽和烘烤都是学问。”在整个烟叶烘烤季,他白天到田间判断烟叶成熟度、指导农户优化烟叶结构、采烟、分类、编杆、装烤;带着烘烤技术员守在烤房边,观察烟叶变化、调整烘烤工艺……晚上就召集职工到农户家里总结烘烤得失、交流烘烤经验。

去年,在烟叶成熟烘烤季,胡勇听说炎方乡磨噶村陈三春家烘烤有困难,就带着烘烤烟技术员匆忙赶到陈三春家了解情况。原来,家里种了5亩烤烟,但是第一炉烟叶烤坏了。胡勇连忙说道:“三春兄弟,不要急,我们来指导你烤,烤坏了我赔。”在之后的8天时间里,胡勇和烘烤技术员天天守在陈三春家烤房前,守着一炉炉烤烟新鲜出炉,看着一片片黄灿灿的烟叶,陈三春笑了。

“胡勇是最忙碌的,天天到农户家里或地里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送温暖。”胡勇的同事樊献玲说,他每年都会号召烟站职工捐资,购买烤烟移栽物资送给有困难的农户。

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很多年轻人无法外出打工,胡勇了解情况后,就走村入户宣传政策,争取让无法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留下种植。经过不懈努力,稳定了种植队伍,帮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将“烟叶子”种成了“金叶子”,“金叶子”变成了“钱袋子”。

一面藏在柜顶的锦旗

几年前的一天,胡勇听说炎方中心幼儿园没有室外运动器材,他二话不说,自掏腰包捐赠了一万元钱给中心幼儿园,还叮嘱园长不要说。园长想:做了好事不让说,那就送面锦旗表示感谢吧。锦旗送了来了,却被他藏在了柜顶。

胡勇说:“群众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为了能安心干农活。我有这个能力,能帮一点就帮一点,烟叶生产还要依靠群众呢,这点小事没什么值得炫耀的。”(路文清 刘晶 杨峻媛)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