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龙湖畔 乡愁归处

时间:2022-05-06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姚敏 杜浩楠

“村里很多人家都种了成片的杨梅,我们家种了100多棵。今年‘五一’,有不少人到我家的农家乐体验杨梅采摘,品尝地道的农家菜,晚了就顺便住进家里的民宿欣赏夜色下美丽的异龙湖,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收入。”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毛木咀村,55岁的王泽伟指着自家的杨梅林说道。

顺着他的手望去,满山遍野的杨梅树上缀满一串串红彤彤的果实,三三两两的游客和村民穿梭其间,欢快的采摘着杨梅,空气中弥漫的香气引人垂涎三尺。

异龙湖畔的红脚鹬 彭家云摄)

毛木咀村坐落在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异龙湖畔,多少年来一直陪伴着异龙湖历经繁华与风霜。生长在异龙湖边的人们也见证和参与了“母亲湖”的变化与成长。

在王泽伟的记忆中,异龙湖是自己小时候的游泳胜地,“那个时候水很清,红的、白的......各种各样的鱼都看的一清二楚。现在为了保护异龙湖,我们已经不再去游泳了。”

(异龙湖湿地公园 孔祥敏摄)

而正是看到异龙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鱼类资源,湖畔的人们开始以网箱养鱼增加收入。“刚开始的时候,人们把草扔进水里喂鱼,后来逐步开始喂饲料。但这些都会对异龙湖造成污染,只是那个时候人们还没有很强的保护意识。”想起曾经的日子,王泽伟皱紧了眉头,“村里养的鸡鸭牛等牲畜,排的污水,还有发展旅游后漂在湖上的‘水上餐厅’,都给异龙湖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90年代末,异龙湖遭遇了几十年一遇的干旱,是政府调来了水才得到了短暂的缓解。”同样生长在异龙湖边的史晶晶对这次干旱记忆犹新。在这次危机中,异龙湖的水位达到了历史最低,曾经的湖泊变成了“草原”,周围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也都面临问题。

这给住在异龙湖畔的人们敲响了警钟,让大家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这颗高原明珠的保护迫在眉睫。近年来,石屏县抓实“退、减、调、治、管”,科学精准推动空间管控、面源污染治理、截污治污、调水补水等工作,取消网箱养鱼、“水上餐厅”等不恰当的发展方式,不断调整流域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周边人居生态环境,深入推进异龙湖流域面山绿化,提升异龙湖风景区景观。在保护治理异龙湖的同时,推动周边乡村振兴。

(孔祥敏摄)

“以前去上学在泥巴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现在村里的路都硬化了,白墙美画、绿树鲜花随处可见,走不了几米就有一个垃圾桶,污水也统一收集处理,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王泽伟高兴的说道,“随着异龙湖周边环境越来越好,来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特色产业种植、旅游等方面的收入让我们实现了增收致富。我们家的农家乐和民宿每个节假日都能接待三、四百名游客。凭借这些收入,我们家买了车,盖了房,日子越来越好了。”

(异龙湖湿地公园 张绍全摄)

吃过晚饭,王泽伟和家人一起来到异龙湖之地公园散步。随着异龙湖保护治理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在这里安了家。水绿草碧,繁花盛开。这里也成为了附近居民和游客散步、慢跑、跳广场舞的最佳去处。

“异龙湖周边的村民,随着异龙湖时代的变迁,根据自己的辛勤付出,从水上餐厅时代到现在的科学种养植,从贫穷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看着美丽的异龙湖,史晶晶不禁感叹。(姚敏 杜浩楠)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