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前夕,昆明市官渡区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荣获昆明市五四青年集体奖章。弘扬志愿精神、助力疫情防控、促进社会和谐……回顾这支“官渡志愿力量”所走过的历程,着实感觉铿锵有力,精彩无限!
奋战疫情防控一线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官渡区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成立于2019年4月30日,是昆明市首家县区级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是一家由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实践、在志愿服务领域内具有一定特色和引领示范作用的社会组织及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联合发起,由官渡区委统战部、官渡区委宣传部牵头,官渡区文明委作为业务主管单位,共青团官渡区委作为业务指导单位,在官渡区民政局登记成立的社会团体。
回忆起亲身经历过的疫情,官渡区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会长杨文俊至今记忆犹新,“2020年春节后,我从昭通老家回到昆明,坐在办公室里,想起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觉得作为青年人总该做点什么力所能及的事,于是和促进会的其他三名志愿者一合计,决定依托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马上招募志愿者迅速投入疫情防控一线。”很快,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主动对接区级部门委联合筹备成立了“官渡区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联动区内24家社会组织,100余名专业志愿者和500余名团员青年、青年志愿者等协助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就这样,从无到有组建起了服务队伍,把一道道“微光”,汇聚成战疫合力。
2月,杨文俊和志愿者们了解到,由于疫情期间交通封控,晋宁区有不少农户蔬菜无路可销,而此时,主城区又有部分区域菜米供应不足,那么就让志愿服务组织来做服务纽带吧,当即组织50余人志愿服务队分批来到菜地、大棚义务采摘115吨蔬菜,把这些凝聚着爱心的蔬菜捐赠到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云南省女子监狱强制戒毒所、区看守所、区人民医院、街道卫生医院和辖区22个社区、单位。
区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施芸艳还记得,第一天,5名热血青年缺乏务农经验,没任何“装备”就下地徒手采摘蔬菜,没有板车,只能把菜分批抱到车上装载。从早上6点多出动,“收菜小分队”折腾数十个小时,深夜赶路把菜送至官渡区吴井街道物资领取点。很快,这支由青年志愿者、青少年社工、大学生、社区工作者,或是之前志愿服务的受助对象组成的小分队从5人发展到了50人,在2月10日到3月16日一个多月时间内共采摘运送了115吨蔬菜。
在此期间,区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还联合辖区社会力量及爱心企业为辖区奋斗在一线的公安民警、辅警及环卫工人捐赠爱心饮料1900箱,价值12万元,为辖区社区、医院等单位捐赠了25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1500双医用手套、360公斤面条、850公斤消毒液、260瓶消毒酒精、30套医用防护服和3顶医用隔离帐篷,获得“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称号。
一个志愿者,是一粒尘土;无数志愿者,便凝结成坚实土地。2021年4月10日,昆明市官渡区体育馆新冠疫苗临时大型接种点建成并向社会开放,官渡区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联合其他机构和组织先后招募了七百余名志愿者前往官渡区体育馆支持工作,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夺取防控斗争胜利贡献青春力量,涌现出了一批主动担当、英勇奋斗、顽强拼搏的优秀青年。4月至6月,区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共组织了7000余人次的高校及社会志愿者保障了官渡区体育馆临时接种点及3个街道疫苗接种点接种工作顺利进行,到6月底完成了60剂次的新冠疫苗,志愿服务时长超过70000小时,为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助力国际盛会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与昆明美丽相约。区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积极配合会议前期筹备工作,安排机构内管理岗位志愿者按时参加COP15相关志愿者培训。会议期间积极做好全区10个城市志愿者服务站点的建立和运营、志愿者的培训和统筹规划、志愿者的后勤保障以及COP15室外展区接待活动的相关志愿服务保障工作,与各部门配合圆满完成任务。
会议期间,官渡志愿者们以“水滴”的力量,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共同见证并分享盛会带来的荣耀,也为大会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在COP15期间,我们区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主要负责10个城市志愿者服务站100名志愿者的后勤保障工作,志愿服务者服务大会,我们服务志愿者。〞杨文俊笑说。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召开期间,作为除了主会场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外,作为COP15户外展示区的宝丰湿地也是志愿服务的重中之重。官渡区宝丰湿地cop15会期接待各省团体25组288人次,10月18日--22日接待省、市、区考察团63组2906人次,与各部门配合,圆满完成任务。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次次悉心的服务……官渡区的志愿者们用他们的热情和汗水,让这座城市更有温度,让中外来宾更有好感。
“我们承担了宝丰湿地讲解任务,成为COP15志愿者,虽然每天要走上一万多甚至两万步,但我在用脚步丈量滨湖湿地的同时也爱上了这里,爱上了志愿服务的精神。”施芸艳这样说,整个会议期间,志愿者们以一流的优质服务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中外嘉宾、工作人员的积极肯定,也让更多人爱上宝丰湿地,爱上了春城昆明。
参与社会治理
志愿服务不仅是人们爱心的奉献,更展现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
今年4月21日,花田社区“空巢老人”的家门被轻轻叩响,社区联合官渡区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组织的志愿者们来到老人们家中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为“空巢老人”们送上了大米、面条、食用油、鸡蛋等暖心物资,并与老人们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和家庭状况以及存在的困难,了解其需求,以及邻里之间相处的状况,耐心倾听他们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来自社区的关怀和温暖,老人们都特别高兴,一时间,家中的寂寞冷清,被一张张温暖关爱的笑脸和一声声亲切的祝福问候所驱散,老人们沧桑的脸上绽开了幸福的笑容,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们不约而同地感谢志愿者们的辛勤工作,感谢社区、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表示这样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空巢老人的实质性需求,也希望在将来能够发挥余热,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
自2019年成立以来,区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积极在辖区内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治理社会效能,助力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推动基层志愿服务:2019年承接了志愿服务筑云翔——探索搭建云翔社区志愿服务体系项目,引入志愿者积分兑换,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社区志愿者服务时长达人均30余小时,累计兑换3000余分;凝聚党建服务力量:2019年承接了“党建铸团结红色护童心”欣景社区民族团结融合服务项目,以“随迁儿童”为主线开展城市融入、青春自护等志愿服务活动,40余名“儿童之家”学生与志愿者建立了良好友谊。
2020年承接了“党建铸欣景红色凝聚力”——欣景社区党建服务项目,推动“四点半课堂”常态化高效发展;践行“滇池卫士”职能:承接了“官渡志愿行滇池明珠清”滇池水务治理志愿服务项目,以辖区入滇河流为切入点开展河道巡护及净滩志愿服务活动,期间对5条入滇河道不定期进行巡视,项目获得昆明市首届滇池保护志愿服务项目创。
2021年承接了“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丽官渡”志愿服务项目,为COP15盛会的到来营造良好氛围。助力慈善事业:承接了“爱在花田善举万家”——花田社区慈善超市项目,联合苏宁小店关爱社区困难群体,累计有1500余人次居民受益,联合爱心企业为100余位社区老人免费配制老花镜;助力创建文明城市:2020年承接了“志愿官渡共建文明”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有奖问答及宣传活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助推文明城市创建;传播党的声音,践行方针政策:2021年承接了“红色海华志愿行携手共铸滇池清”海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项目,以海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传播“生态文明”新思想、引领“移风易俗”新风尚,使文明新风吹入寻常百姓家;承接了“党建引领志愿行红色共建环境新”——后所社区环境治理项目,致力于形成居民自治、自享、自督的“居民自治环”,助推“美丽社区建设”及人居环境整治;推动文明实践:2021年承接了“文明实践新官渡”——官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项目及“志愿新时代共筑新官渡”——官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志愿服务主题活动项目,进一步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向深入,积极做新思想、新风尚的传播者及践行者。
从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农民工等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到“慈善超市”、免费配制老花镜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一个个高度组织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和一次次饱含人性光辉与社会责任的志愿服务行动,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脑海,也将志愿服务行动落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而今在官渡蔚然成风,目前,区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有 68家成员单位,8名专业志愿服务者,我们现在正在筹备第二次换届,通过换届将会招募更多的成员单位加入进来,从而吸纳更多志愿服务资源、营造更浓厚的服务氛围。”采访中,杨文俊这样说。(熊楠 官渡区融媒体中心 官渡区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