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打好八大“组合拳” 推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时间:2022-04-09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杨婧瑶

近年来,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交通辐射能力不断增强。日前印发的《云南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提出,要提升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交通保障能力。包括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建设、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3个部分。

8日,云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交通运输厅总规划师张发春介绍,针对以上任务,云南将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经济走廊骨架网,实施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工程、国省道升级改造工程、农村公路巩固提升工程、铁路建网提速工程、民航强基拓线工程、水运提级延伸工程、枢纽立体协同工程、邮政网络覆盖工程等综合交通八大重点工程。

具体来说,云南将围绕“加密滇中、拉通沿边、滇西循环、互联互通”目标,按照“推国高、稳在建、保竣工、抓储备”的原则,续建“能通全通”工程项目32个、1978公里,有序推进“互联互通”工程项目78个、6024公里,以及增补的31个、1938公里地高储备项目。高速公路整体发展水平将迈上新台阶,相邻县之间基本实现直达,州市间连通不再“绕道”,高速公路网整体的运行效率大幅提升,对固定资产投资、新型城镇化建设、旅游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推进普通国省道既有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基本消除断头路、瓶颈路、等外路和无铺装路面。重点加快沿边国道G219云南境内剩余路段1300公里建设,串联沿边8个州市25个县,提升稳边固防能力。对长期超负荷运行、路面破损严重的路段,实施路面改造,提高普通国省道安全性、抗灾能力和行车舒适度。全面提升普通国省道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巩固交通扶贫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重点加快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通硬化路率达65%。推进重要县乡道升级改造,实施具备条件的乡镇通三级公路,通三级及以上公路的乡镇比例达65%。建设一批美丽农村公路,推动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危桥危隧改造等工程建设,消除村道安全隐患。全省广大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的出行条件不断改善,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共享交通发展红利。

同时,补齐铁路短板、优化运输结构、降低物流成本。全力加快出省出境铁路建设。加快大瑞、丽香、弥蒙、叙毕等5条在建铁路建设,争取大丽攀铁路、保山至泸水铁路、滇藏铁路尽快开工建设。全面启动沿边铁路。尽快开工建设蒙自至文山、文山至防城港,打通北部湾出海新通道,对接陆海新通道连接太平洋,实现云南通江达海;尽快开工建设临沧至普洱段,推进芒市至临沧、普洱至蒙自段前期工作,通过清水河、瑞丽、猴桥等口岸连通缅甸皎漂港,打通“云南—皎漂西南向出海”通道,建设我国连通印度洋最为便捷的出海通道。

推进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蒙自机场、迁建昭通机场建设,推动元阳、楚雄、宣威、玉溪等机场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丽江等13个支线机场的提升改造,在建及运营运输机场总数量达到20个。构建昆明国际航空枢纽,完善机场布局和航线网络,巩固民航强省地位,全面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

将发挥金沙江—长江航道作用,提升水富—宜宾航道等级,加快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建设,畅通右江—珠江航道,航道总里程达到5300公里。打通金沙江出省到长江干线、右江出省到珠江的水运通道,实现水运通道的区域互联互通,促进大宗货物“公转水”,降低物流成本。

此外,加快构建全省“一主三辅四支”骨干型综合交通枢纽布局。以昆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一主”核心,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西南、联通全球的门户枢纽和中心枢纽。以大理、曲靖和红河(培育)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三辅”支撑,承接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辐射全国,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内重要经济区。以昭通、文山、德宏、西双版纳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为“四支”补充,承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覆盖省内主要经济区,承担跨区域与周边地区的客流、货流、信息流中转集散,带动区域协调发展。打造玉溪等一批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瑞丽等一批口岸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强对综合运输大通道和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支撑,与8个骨干型综合交通枢纽共同形成多层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优化完善邮政快递枢纽建设,合理布局冷链仓储、集疏运、快递分拣等物流基础设施。推进国际班列运输邮件快件,提高邮政业与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国家开放合作水平。大力发展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推进交邮深度融合发展。(杨婧瑶)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